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昌菹
亦作“ 昌葅 ”。
(1).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 周 天子使 周公阅 聘 鲁 , 鲁 君飨之昌菹等物,示旌表其功德。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体犹瘠, 淮阳 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参见“ 昌歜 ”。
(2).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据传 周文王 嗜昌菹, 仲尼 食之以取味。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梁书·文学传下·伏挺》:“事等昌菹,谬彼偏嗜,是用不羞固陋,无惮龙门。”参见“ 昌蒲菹 ”。
《漢語大詞典》:昌歜
(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古以飨他国之来使,以示优礼。
(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传说 周文王 嗜昌歜,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既慕其名,亦覩其貌,盖 仲尼 思 文王 ,则嗜昌歜。” 宋 苏轼 《仁宗皇帝御飞白记》:“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贬以想见其所与之人。” 宋 陆游 《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即今见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3).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端午节有食菖蒲菹与饮菖蒲酒之俗。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之三:“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清 宫鸿历 《长安午日》诗:“綵结灵符聊辟鬼,盘堆昌歜故愁吾。”
《漢語大詞典》:昌蒲菹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吕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國語辭典》:蒲月  拼音:pú yuè
农历五月。因端午节在五月,家家户户悬菖蒲于门楣,故称农历五月为「蒲月」。
《漢語大詞典》:烟剑(煙劍)
指雾霭中的菖蒲叶片。 唐 陆龟蒙 《种蒲》诗:“杜若溪边手自移,旋抽烟剑碧参差。”
《漢語大詞典》:昌蒲菹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吕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漢語大詞典》:瞻蒲劝穑(瞻蒲勸穡)
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镇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劝穡。室歌千耦,家喜万钟。”
《漢語大詞典》:杏花菖叶(杏花菖葉)
杏花开放,菖蒲始生。指春耕开始。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冷风,述遵无废。” 李善 注:“《氾胜之书》曰:‘杏始华荣,輒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之,輒藺之。此谓一耕而五穫。’吕氏春秋曰:‘冬至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草之先者也,於是始耕。’”
《国语辞典》:天中五瑞  拼音:tiān zhōng wǔ ruì
旧俗于端午节插用菖蒲、艾草、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种植物以避邪驱瘟,称为「天中五瑞」。
《国语辞典》:白菖  拼音:bái chāng
植物名。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长根茎,每年春日从根茎簇生剑状叶,长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初夏叶间抽花茎,花淡黄绿色,排列成肉穗花序。根茎可制香味料。习俗在端午节取叶插于檐下。也称为「蒲剑」、「菖蒲」、「尧韭」。
《漢語大詞典》:白昌
菖蒲的一种。可入药。管子·地员:“其草蘄白昌。”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无剑脊,根肥白而节疏慢,故谓之白昌。”
分類:菖蒲入药
《漢語大詞典》:绿蒲节(緑蒲節)
即端午节。民俗于端午节在门户上插绿色菖蒲与艾以祓除不祥,故称。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緑蒲节近晚酒香,先开酒库招客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