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获 → 穫獲获、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经验(經驗) 拼音:jīng yàn
1.实地体验。《西游记》第二六回:「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道:『可曾经验过么?』」《红楼梦》第四二回:「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了。」
2.亲自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如:「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
《漢語大詞典》:获生(獲生)
(1).获得生存。 汉 焦赣
《易林·蒙之损》:“黍稷之恩,灵輒以存,获生保年。”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夫孰知瓜分政策,容或置之死地而获生。”
(2).谓生俘敌人。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三国志·吴志·潘濬传》:“斩首获生,盖以万数。”
《國語辭典》:占有 拼音:zhàn yǒu
1.占据、持有。如:「他从事散文创作三十年,终于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2.为《民法》上重要概念,指占有人对于物有事实上管领力之状态,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
《漢語大詞典》:受名
(1).获得名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 贷敢山 ,水又受名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 巨淀县 ﹞东南则 巨淀湖 ,盖以水受名也。”
(2).获得名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名以同事而章》:“
《孟子》:‘ 禹 稷 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考之
《书》曰:‘ 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此 禹 事也,而 稷 亦因之受名。”
《国语辞典》:后冠 拼音:hòu guān
本指皇后所戴的冠冕。今指在女性所参加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如:「她在这次选美比赛中夺得后冠。」
《漢語大詞典》:直遂
(1).直的通道。 唐
柳宗元 :“以淫諛諂诬为族类,以中正和平为罪疾;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鬭为安佚。”
(2).谓直接达到目的;顺利获得成功。 唐
柳宗元 :“年少气鋭,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 毛泽东
《论持久战》:“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3).谓直截表达。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 唐 诗亦有直遂者,何以独咎 宋 人?” 李元洛
《诗的意境》:“它(诗歌)不能象一般散文那样论言直遂,而要饱含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以打动读者。”
《國語辭典》:胎生 拼音:tāi shēng
受精卵在母体中,靠母体补给的营养,经过适当发育而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法。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蜜经》:「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國語辭典》:地租 拼音:dì zū
土地的租税。《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
《漢語大詞典》:濡泽(濡澤)
沾润。喻获得恩惠。
《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玫
《异闻集·柳毅》:“后居 南海 ,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 毅 之族咸遂濡泽。”
《國語辭典》:财气(財氣) 拼音:cái qì
获得钱财的运气。如:「他最近财气很旺,一连中了好几期的统一发票。」《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其时榜已发出,毓生仍落孙山,妙在财气甚好,也不在乎中举。」
《國語辭典》:头信(頭信) 拼音:tóu xìn
先前。《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就是出殡,没的这两三千钱就够了么?头信我使了,我自另去刷刮。」
《漢語大詞典》:天玺(天璽)
指 汉元后 进宫前获得并珍藏的奇异白石。
《西京杂记》卷四:“ 元后 在家,尝有白鷰衔白石,大如指,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復还合,乃宝録焉。后为皇后,常并置璽笥中,谓为天璽也。”
《國語辭典》:学费(學費) 拼音:xué fèi
1.求学所需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本来就要出洋的,只请东翁借给我一千银子的学费,我明天就动身。」
2.学生缴纳的肄业费用,别于杂费、膳宿费等而言。
《國語辭典》:露脸(露臉) 拼音:lòu liǎn
1.露出脸庞。如:「他对警察说:『刚才布幕后面有人露脸,好像就是你们要抓的小偷。』」
2.比喻光荣、很有面子。如:「他这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备受好评,真是露脸极了!」《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黄知府这个提调,本是康太尊替他在制台面前求得来的,如今老同年托他此事,岂有不出力之理?而且自己也好借著这个露脸。」
3.现身。如:「他一露脸,警方马上向前逮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又是二少也吓慌了咧,我不知是什么事,所以不敢叫他露脸。」
《漢語大詞典》:边最(邊最)
旧指边疆官吏政绩考核获得第一。
《后汉书·崔寔传》:“ 寔 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 李贤 注:“最为第一。” 宋
王圭 :“本朝寄之重,则匪议才之易;因边最之申,则宜第宠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