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张廷燎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廷燎(1844年—?),字光宇、号莲衢,河南舞阳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寿星(?~?),字枢南,生平不详。(杨永智撰)
维基
蔡寿星,原名仲辉,字枢南,号莲汀,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4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8—1911 【介绍】: 清顺天大城人,原名英泰,后改今名,字乐元,号灵杰,绰号皮硝李,又称小李子。九岁入宫为太监,因善于迎合,深得慈禧太后宠信,擢内廷总管,赐二品顶戴。在清宫五十余年,玩弄权术,干预朝政,谋陷维新派,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成为一代权监。慈禧死后,退居宫外,旋死。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王佑曾(1848-?)字莲堂,直隶文安人,选博陵教谕,官皖南知县。著有《铜剑堂存稿》。
蒋式芬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蒋式芬(1851年—1922年),字桂山、清篪,号毅圃、莲溪,直隶省保定府蠡县人,进士出身。同治十二年,乡试中举。光绪三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光绪十一年,任国史馆协修官。光绪十四年,任功臣馆纂修官。光绪十八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年,任湖南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四年,改吏科给事中。光绪二十五年,改户科掌印给事中。光绪二十六年,任湖北学政。光绪二十九年,任吏科掌印给事中、广东分巡肇阳罗道。宣统元年,署理广东廉钦道、广东提学使。宣统二年,任广东盐运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开莲者,善化潘氏子。年十九,舍身于长沙白龙山,明年具足于白霞寺。参叩名山,历有年所,后还白龙,礼《华严经》二十馀年。光绪间示寂,占偈云:“一别裟婆界,西方归净土。今夜月当空,脱去臭囊走。”至子夜,趺坐而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8 【介绍】: 清汉军正白旗人,字莲溪,一字莲畦。光绪三年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曾供职军机处,故熟悉枢垣事例。有《行素斋杂记》、《天地吾庐杂志》等。
维基
继昌(1852年—1908年),李佳氏,字述之,号濂溪、莲畦、左庵、左厂。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姓满洲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善禄管领下),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第二甲第一百八名进士出身。同年五月,分部学习。历官军机章京、道员等。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授湖南按察使。二月,擢江宁布政使。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调甘肃布政使(未任),署安徽巡抚,卒。
黄尔沤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尔沤(1855年—1905年),又名尔瓯,字鼎礼,号莲初(或作连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人,进士出身。
宦应清 朝代:清末近现代初

人物简介

简介
宦应清,字梦莲,号诲之,一号屏凤庄旧主。贵州遵义人。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入汉江关幕,后创办《公论新报》,并设消闲社。有《屏凤庄箕裘集》、《汉上消闲集》、《汉上消闲社主诗抄》、《汉上消闲社主外编》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0—1909 【介绍】: 清安徽泗州人,字莲府。少时为厘局小吏,艰苦力学。光绪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补直隶通永道,擢按察使,迁江西布政使,复调直隶。三十一年,署山东巡抚,严河工赏罚,山东以是数年无河患。德军违约,久屯不去。士骧与德官交涉,驻路德军始撤。三十三年,代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切无所改变。尝奏请兴复海军,蠲免徭役。卒于官。谥文敬。
维基
杨士骧(1860年8月13日—1909年6月28日),字萍石,号莲府。安徽泗州人,出生于江苏淮安山阳县更楼东街。清末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原籍安徽泗州(今泗县)。其祖杨殿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漕运总督,咸丰三年(1853年)卸任后,于淮安南门更楼东购置一宅院(今袜厂),遂定居淮安。其父杨鸿弼,“婴末疾不仕”,幼年即有残疾,把一生的精力均用在培养子女上,“生子八人,其五登甲乙科”。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怀清(1864年—1928年),字廉期,号莲溪,陕西省山阳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吴怀清祖上原籍湖北省通山县西泉畈。乾隆中期,祖父举家迁徙至陕西省山阳县董家沟。吴怀清生而岐嶷精明,次年太平军扶王陈德才攻陷山阳,“道人方襁褓,匿岩洞噤不得啼,如是者数年”。故终身不爱言谈,口齿呐呐。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入国史馆,“终日低头伏案,不曾有高谈雄辩,炫异同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宣统二年(1910年)任翰林院秘书郎、资政院议员等,赏戴花翎。1914年撰《清史稿》之〈地理志〉陕西一卷、〈食货志〉征榷卷。1928年去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丁宝濂(1867~1929),讳雨田,字式周,号莲溪,以字行,彰化鹿港人。丁协源家族丁生让(名端凝)之长子,进士丁寿泉之侄。光绪间廪膳生。明治三十二(1899)至三十五年(1902)间担任鹿港公学校汉文教师。明治四十二年(1909)至大正十五年(1926)间,长期寄籍雾峰林家,并担任林家私塾教师,此时亦经常往返雾峰与鹿港之间。天性喜爱吟咏, 日治后,曾先后加入「鹿苑吟社」、「鹿江诗社」,同时也经常参加栎社活动。大正九年(1920)一月因林幼春推荐,正式成为「栎社」社员。大正十年(1921)又加入鹿港「大冶吟社」。大正十五年(1926)因长子荣东病逝,心情悲伤,不再参与诗社活动。昭和四年(1929)4月14日病故,享年六十三。 〖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中正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1年。 〗 丁宝濂擅书法,用笔纯熟,且能展现出个人风格,堪称清末台湾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其诗作集结为《莲溪诗集》,附刊于《栎社第一集》中,是丁家诗人群中,唯一有诗集刊行者。以下诗作据《栎社第一集。莲溪诗草》、《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栎社十周年大会诗稿》、《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赖子清编《台湾诗海》、《鹿江诗会课题》等辑录编校。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则修(1867~1952),谱名佛来,学名文德、则修,号旅中逸老,又号劝化老生,别号花莲港生,曾以「王来」、「王贵」之名发表诗作。台南大目降(今台南新化)人。曾拜卓仰山、林一枝、林飏年为师,二十岁入泮,二十三岁岁考取列一等第一,其后往福州应省试,未第。乙未(1895)割台定议,隔年携家人内渡至漳州府龙溪县,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台。后因经商失败,改于故乡新化教读,兼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大正九年(1920)清水杨澄若慕其名,延聘为家庭教师,杨氏逝世后,于大正十四年(1925)返乡设帐授学,名其书斋为「三槐堂」。昭和三年(1928)八月创办「虎溪吟社」,担任社长,后兼善化「光文吟社」顾问。民国四十年(1951)九月及门弟子向全省徵募「眉齐双寿」七律为王则修祝寿,应募者三百馀首,后发行诗册留念。〖参考王则修〈自序〉;龚显宗〈谈《三槐堂诗草》出土的意义〉,收于龚显宗编校《王则修诗文集》,台南市立图书馆出版,2004年,页124;吴新荣《台南县志。卷八。人物志》,1980年;王信雄〈诗翁王则修先生之生平〉,收于《南瀛杂俎》,台南县政府出版,1982年,页89至90。〗王则修作品目前印行者有龚显宗编校《则修先生诗文集》(2004)〖《则修先生诗文集》上册所收《三槐堂诗草》系王则修八十岁时以工整小楷书写,可视为王则修诗集晚年定本。《倚竹山房文稿》虽系文集,仍有部分诗作。下册「杂篇一」收录王则修诗作散稿,「杂篇二」据王金璋所述,页480〈陇头梅〉至页500〈牡丹〉诸诗,系王则修批改其子王如松(攀云)、孙王宝川习作之改槁,今不收录。〗、《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2005)〖《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书前附乙丑(1925)年「题自画像」、「王氏族谱」等图版,内容分四部分:《三槐堂诗草》(续)、《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则修文集》,时间自1943年11月10日至1948年10月。〗。龚本所据,乃王则修曾孙王金璋所藏手稿及剪报。今以龚本为基础,并核对王金璋所藏原稿,及各报刊、诗选,汰其重覆,依序排列如下:《三槐堂诗草》、《三槐堂诗草》(续)、《倚竹山房文稿》、《杂篇》、《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及龚本未载诗,此外,王则修孙女王美惠亦收藏部分手稿,其中与王金璋藏本未重覆者,据王美惠藏本辑录。(余美玲、吴东晟撰)
全台诗
王则修(1867~1952),谱名佛来,学名文德、则修,号旅中逸老,又号劝化老生,别号花莲港生,曾以「王来」、「王贵」之名发表诗作。台南大目降(今台南新化)人。曾拜卓仰山、林一枝、林飏年为师,二十岁入泮,二十三岁岁考取列一等第一,其后往福州应省试,未第。乙未(1895)割台定议,隔年携家人内渡至漳州府龙溪县,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台。后因经商失败,改于故乡新化教读,兼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大正九年(1920)清水杨澄若慕其名,延聘为家庭教师,杨氏逝世后,于大正十四年(1925)返乡设帐授学,名其书斋为「三槐堂」。昭和三年(1928)八月创办「虎溪吟社」,担任社长,后兼善化「光文吟社」顾问。民国四十年(1951)九月及门弟子向全省徵募「眉齐双寿」七律为王则修祝寿,应募者三百馀首,后发行诗册留念。〖参考王则修〈自序〉;龚显宗〈谈《三槐堂诗草》出土的意义〉,收于龚显宗编校《王则修诗文集》,台南市立图书馆出版,2004年,页124;吴新荣《台南县志。卷八。人物志》,1980年;王信雄〈诗翁王则修先生之生平〉,收于《南瀛杂俎》,台南县政府出版,1982年,页89至90。〗王则修作品目前印行者有龚显宗编校《则修先生诗文集》(2004)〖《则修先生诗文集》上册所收《三槐堂诗草》系王则修八十岁时以工整小楷书写,可视为王则修诗集晚年定本。《倚竹山房文稿》虽系文集,仍有部分诗作。下册「杂篇一」收录王则修诗作散稿,「杂篇二」据王金璋所述,页480〈陇头梅〉至页500〈牡丹〉诸诗,系王则修批改其子王如松(攀云)、孙王宝川习作之改槁,今不收录。〗、《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2005)〖《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书前附乙丑(1925)年「题自画像」、「王氏族谱」等图版,内容分四部分:《三槐堂诗草》(续)、《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则修文集》,时间自1943年11月10日至1948年10月。〗。龚本所据,乃王则修曾孙王金璋所藏手稿及剪报。今以龚本为基础,并核对王金璋所藏原稿,及各报刊、诗选,汰其重覆,依序排列如下:《三槐堂诗草》、《三槐堂诗草》(续)、《倚竹山房文稿》、《杂篇》、《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及龚本未载诗,此外,王则修孙女王美惠亦收藏部分手稿,其中与王金璋藏本未重覆者,据王美惠藏本辑录。(余美玲、吴东晟撰)
全台诗
王则修(1867~1952),谱名佛来,学名文德、则修,号旅中逸老,又号劝化老生,别号花莲港生,曾以「王来」、「王贵」之名发表诗作。台南大目降(今台南新化)人。曾拜卓仰山、林一枝、林飏年为师,二十岁入泮,二十三岁岁考取列一等第一,其后往福州应省试,未第。乙未(1895)割台定议,隔年携家人内渡至漳州府龙溪县,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台。后因经商失败,改于故乡新化教读,兼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大正九年(1920)清水杨澄若慕其名,延聘为家庭教师,杨氏逝世后,于大正十四年(1925)返乡设帐授学,名其书斋为「三槐堂」。昭和三年(1928)八月创办「虎溪吟社」,担任社长,后兼善化「光文吟社」顾问。民国四十年(1951)九月及门弟子向全省徵募「眉齐双寿」七律为王则修祝寿,应募者三百馀首,后发行诗册留念。〖参考王则修〈自序〉;龚显宗〈谈《三槐堂诗草》出土的意义〉,收于龚显宗编校《王则修诗文集》,台南市立图书馆出版,2004年,页124;吴新荣《台南县志。卷八。人物志》,1980年;王信雄〈诗翁王则修先生之生平〉,收于《南瀛杂俎》,台南县政府出版,1982年,页89至90。〗王则修作品目前印行者有龚显宗编校《则修先生诗文集》(2004)〖《则修先生诗文集》上册所收《三槐堂诗草》系王则修八十岁时以工整小楷书写,可视为王则修诗集晚年定本。《倚竹山房文稿》虽系文集,仍有部分诗作。下册「杂篇一」收录王则修诗作散稿,「杂篇二」据王金璋所述,页480〈陇头梅〉至页500〈牡丹〉诸诗,系王则修批改其子王如松(攀云)、孙王宝川习作之改槁,今不收录。〗、《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2005)〖《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书前附乙丑(1925)年「题自画像」、「王氏族谱」等图版,内容分四部分:《三槐堂诗草》(续)、《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则修文集》,时间自1943年11月10日至1948年10月。〗。龚本所据,乃王则修曾孙王金璋所藏手稿及剪报。今以龚本为基础,并核对王金璋所藏原稿,及各报刊、诗选,汰其重覆,依序排列如下:《三槐堂诗草》、《三槐堂诗草》(续)、《倚竹山房文稿》、《杂篇》、《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及龚本未载诗,此外,王则修孙女王美惠亦收藏部分手稿,其中与王金璋藏本未重覆者,据王美惠藏本辑录。(余美玲、吴东晟撰)

人物简介

清州搜玉
张树筠(1867—1933在世),字莲塘,号相臣,青县张家营村(今属沧县)人。业医,有声,历充北洋总统府医官。著有《蘡奥轩主人咏怀引玉集》不分卷。以下唱酬之作亦见此书。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欧阳朝煌(1869~1934),一名兆璜、珧璜,字莲槎,福建晋江县人。苦读自励,性耽吟咏,然屡试未售。明治三十七年(1904)渡台,寓居艋舺,与人合营三吉锡箔厂于土地后街。明治四十一年(1908)曾师事王受福,嗣后为维护汉文化,先后参与「瀛社」(1909)、「高山文社」(1922)活动。明治四十四年(1911),与林抟秋捐监福州,官章「欧阳钧」。大正年间,与洪以南、谢汝铨组织「瀛社」的次级吟会「婆娑会」,复与人合夥开「南华锡箔厂」。昭和七年(1932)左右归里,为晋江蚶江小学义务教师。昭和九年(1934)卒,年六十七。 其作品主要刊载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台湾日日新报》,兹据以辑录编校。〖王受福有诗〈赠门徒欧阳朝煌〉:「隔别三年始再来,多情如汝又多才。扬名海外光吾邑,一望扶桑老眼开。」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艺苑」栏,1911年8月9日,第一版;唐羽《基隆颜氏家乘》,台北:基隆颜氏家乘纂修小组,1997年12月;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与研究》,九十三年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艺文补助文学类研究计画,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