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6,分1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伊尹(世称 伊衡 别称 伊傅、莘老 名 挚 伊尹 )
郑元璹(字 德芳 简 莘国公、沛国公 )
窦希玠( 莘国公 )
宋若莘( 若华 )
齐天觉(字 莘夫 )
汤莘夫
王莘(字 乐道 )
熊莘老
徐莘老
尹起莘(字 耕道 )
赵莘老
周莘(字 尹潜 )
孙觉(字 莘老 )
黄觉(字 莘老 )
其它辞典
干辛(别称 于莘、羊辛 )伊尹(世称 伊衡 别称 伊傅、莘老 名 挚 伊尹 )
郑元璹(字 德芳 简 莘国公、沛国公 )
窦希玠( 莘国公 )
宋若莘( 若华 )
齐天觉(字 莘夫 )
汤莘夫
王莘(字 乐道 )
熊莘老
徐莘老
尹起莘(字 耕道 )
赵莘老
周莘(字 尹潜 )
孙觉(字 莘老 )
黄觉(字 莘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于莘、羊辛。夏末人。桀之佞臣,惑乱天子,挟威以凌弱诸侯、万民,以致亡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商代人,名伊,一名挚。汤时大臣。尹,官名。相传为家内奴隶,乃有莘氏女陪嫁之媵臣。受汤赏识,举用。佐商灭夏,综理国事。汤卒后,历佐外丙、仲壬二君。仲壬死,太甲立,不遵汤法,不理国政,为伊尹放逐于桐。三年,太甲悔,乃接归复位。至沃丁时死。一说,太甲当立而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七年后,太甲潜归,杀伊尹。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伊尹名挚,姓伊字尹,有侁之空桑人。初仕桀,归相汤,为阿衡。太甲尊为保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6 【介绍】: 唐开封人,字德芳。郑译子。隋时以父荫拜仪同大将军,为文城郡守。后以郡归唐,拜太常卿。为人机敏有谋略。五聘绝域,不辱使命,太宗尝比之于苏武、张骞。后为宜州刺史,以老致仕。卒谥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6 字德芳,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隋沛国公郑译子。初仕隋,袭爵沛国公,更封莘国公。炀帝大业末为文城郡太守。降唐后,拜太常卿。高祖武德三年(620)奉使突厥,被留数载。八年,放归,拜鸿胪卿。后数次出使突厥。太宗时,累转左武侯大将军。因事去职,寻起为宜州刺史,封沛国公。卒谥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日本藏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诗续补遗
元璹,字德芳,荥阳开封人。隋封莘国公,大业末为文城郡守。入唐,官太常卿。尝使突厥,被留数年,归拜鸿胪卿。贞观间封沛国公,二十年卒。诗一首。(《全唐诗》无郑元诗,传据《旧唐书》卷六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窦诞孙。中宗景龙中,仕至礼部尚书,封莘国公。中宗尝幸其宅,与修文馆学士饮宴赋诗。景云二年,为太子少傅,开府仪同三司。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高祖时内史令窦威之后。少袭爵,为莘公。中宗时任礼部尚书。玄宗开元初,为太子少傅、开府仪同三司。世为外戚。生平见《旧唐书·窦威传》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池州青阳人,字莘夫。家贫,好读书,淹贯经史子集。举于州,授温州天富知监,迁知襄阳、宣城二县,改赣州佥判。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莘,字乐道,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全宋文·卷一八三九
王莘,字乐道,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嘉靖《应山县志》卷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遂昌人,字耕道。博学多识,隐居不仕。有《资治通鉴纲目发明》。全宋文·卷七○四五
尹起莘,字耕道,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人,隐居不仕。学问该博,尝据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作《资治通鉴纲目发明》(有散见本及单行本,存)。见魏了翁《通鉴纲目发明序》(《鹤山先生大全集》卷五六),《南宋书》卷六三。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莘,字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邠孙。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与陈与义等人多有唱和。事见宋胡稚注《简斋诗集》卷二○《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谢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1090 【介绍】: 宋高邮人,字莘老。少从胡瑗学。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嘉祐中编校昭文馆书籍,授馆阁校勘。神宗即位,历右正言、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熙宁中因反对青苗法,谪知广德军,历湖、庐等州,后召为太常少卿,改秘书少监。哲宗立,拜御史中丞。以疾提举舒州灵仙观。有文集、奏议、《易传》、《春秋经解》等。全宋诗
孙觉(一○二八~一○九○),字莘老,高邮(今属江苏)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明嘉靖《维扬志》卷一九),调合肥主簿。嘉祐中,进馆阁校勘。神宗即位,直集贤院,为昌王府记室。擢右正言,徙知通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知谏院、审官院。忤王安石,出知广德军。四年,徙湖州(《嘉泰吴兴志》卷一四)。六年,移庐州(同上)。历知苏、福、亳、扬、徐诸州及应天府,入为秘书少监。哲宗立,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进御史中丞。以疾请罢,提举舒州灵仙观。元祐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八),年六十三。有文集四十卷、《荔枝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九二、《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十五首。全宋文·卷一五八二
孙觉(一〇二八——一〇九〇),字莘老,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从胡瑗受学,登皇祐元年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嘉祐中,进馆阁校勘。神宗即位,直集贤院,擢右正言。出通判越州,徙知通州。熙宁二年,诏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因条奏青苗法病民,与王安石异议,出知广德军,徙知湖、庐、苏、福、亳、扬、徐等州,知应天府,入为太常少卿,易秘书少监。哲宗即位,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进吏部侍郎。擢御史中丞,以疾请罢,除龙图阁学士兼侍讲,提举醴泉观,求舒州灵仙观以归。元祐五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经社要义》六卷,《春秋经解》十五卷(存),《春秋学纂》十二卷等。《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