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在莒  拼音:zài jǔ
春秋时,齐桓公曾流亡莒城,后立为君主,鲍叔牙向他敬酒说:「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见汉。刘向《新序。卷四。杂事》。后用以勉励人不要忘记颠沛流离的日子,要记取教训,奋发图强。宋。虞俦〈卧病枕上再用韵〉:「飘然傥遂归田赋,食蘖毋忘在莒时。」
《漢語大詞典》:邾莒
春秋 二小国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 齐 鲁 大邦,鱼比 邾 莒 小国。”
分類:二小小国
《国语辞典》:莒县(莒县)  拼音:jǔ xiàn
位于山东省东南的一县。
《漢語大詞典》:糅莒
混杂。 汉 刘向 《〈战国策〉书录》:“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餘卷,错杂相糅莒。”
分類:混杂
《韵府拾遗 语韵》:滕莒
黄庭坚诗:四墙规模小,易守若滕莒。
《国语辞典》:莒光  拼音:jǔ guāng
意指勤俭建军、将毋忘在莒的精神发扬光大。如:「莒光日」、「莒光楷模」。
《骈字类编》:东莒(东莒)
史记楚世家: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若王之于弋,诚好而不厌,则出宝弓,碆新缴,朝射东莒,夕发浿丘,夜加即墨,则长城之东收,而泰山之北举矣。
《骈字类编》:沂莒
元史顺帝纪:沂、莒二州民饥,发粮赈粜之。又叛臣传:宋人今日西无掣肘,宜得并力而东,若以水路缀涟,而遣舟师遵海以北,捣胶、莱之虚,然后帅步骑直指沂、莒、滕、峄,则山东非我有矣。
《国语辞典》:莒光连队(莒光连队)  拼音:jǔ guāng lián duì
国军模范基层连队。为选拔表扬类别之一。其标准为思想武德最精纯,武艺技术最精熟,武器装备最精良,组织制度最精严。
《国语辞典》:毋忘在莒  拼音:wú wàng zài jǔ
1.战国时齐国被燕国连攻七十二城,仅剩即墨、莒二城为最后固守的城池。齐国以莒城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艰苦岁月后逆袭成功,收复了失地。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后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复国土。如:「先总统蒋公以毋忘在莒训勉国人光复大陆河山。」
2.春秋时齐国内乱,齐桓公曾遭难逃亡到莒国,后来当上了齐君。有一回,鲍叔向桓公敬酒,劝桓公:「勿忘出奔在于莒也。」见《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后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国语辞典》:莒拳  拼音:jǔ quán
由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八极拳推演而成的一套拳法。系由李元智正式传授学生练习,以后逐渐流传。在国军部队中称为「莒拳」。
《国语辞典》:莒光楼(莒光楼)  拼音:jǔ guāng lóu
位于金门城西郊的金门公园内。楼高三层,外形典雅方正,古色古香,金碧辉煌。为金门军民庆祝古宁头大捷而建。
《漢語大詞典》:柏莒
见“ 柏举 ”。
《漢語大詞典》:柏举(柏舉)
亦作“ 柏莒 ”。 古地名。 春秋 楚 地。公元前506年, 楚 围 蔡 , 吴 救之,大败 楚 师于此。故址在今 湖北 麻城县 境,具体所在说法不一:一说为 麻城 东北的 柏子山 与 举水 的合称;一说在 举水 入 长江 口以南的 举洲 ;一说即 麻城 东南 举水 所出 龟峰山 。春秋·定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 蔡侯 以 吴子 及 楚 人战于 柏举 , 楚 师败绩。” 杜预 注:“ 柏举 , 楚 地。”吕氏春秋·首时:“ 子胥 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鬭。六年,然后大胜 楚 于 柏举 。”《淮南子·诠言训》:“ 楚 胜乎诸夏而败乎 柏莒 。” 高诱 注:“莒,春秋作举。” 庄逵吉 注:“ 柏莒 即 柏举 ,古字通用也。”
分類:地名
《韵府拾遗 语韵》:保莒
史记乐毅传: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
《骈字类编》:杞莒
左传:桓公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注:隐四年,莒人伐把,自是遂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