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丁祖荫(字 芝孙 号 初我 )
张荫椿
王荫楠
张祖荫(字 槐卿 )
杨德森(字 荫孙 )
王蔚文(字 荫承 )
余天遂( 寿颐 字 祝荫 号 荫阁、别署三郎、仇僧 )
李荫南
诸祖荫( 寿熙 名 树德 )
朱荫龙(字 琴可 )
张荣珉(字 荫棠、骃昂 )
其它辞典(续上)
许梦青(字 炳如、荆石、荫亭 号 剑渔、云客、冰如、高阳酒徒 )丁祖荫(字 芝孙 号 初我 )
张荫椿
王荫楠
张祖荫(字 槐卿 )
杨德森(字 荫孙 )
王蔚文(字 荫承 )
余天遂( 寿颐 字 祝荫 号 荫阁、别署三郎、仇僧 )
李荫南
诸祖荫( 寿熙 名 树德 )
朱荫龙(字 琴可 )
张荣珉(字 荫棠、骃昂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许梦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荆石、荫亭,泮名梦青,号剑渔,又号云客、冰如、高阳酒徒,清鹿港邑庠生。父咸中,亦邑庠生,以能文著。祖母贺太安人,以节孝旌于朝,奉诏入祀彰化节孝祠。 梦青生有奇才,子史百家,过眼成诵,文思敏捷,下笔立就,乡先辈皆以大器目之。光绪17年(1891)春,梦青二十二岁,以前茅拔府县试,名声赫赫,震于一时,乡里多以为荣。梦青为人傲然不拘,尤富正气,喜抱不平。以身逢乱世,欲挽狂澜,因自号「高阳酒徒」,盖欲效郦生之匡乱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闻割台之议成,悲愤慷慨,号泣三日。乃联络生员,共谋抗日,并上书唐景崧,请领兵驻防。七月初,日军攻彰化,随练勇赴八卦山抗拒,惜寡不敌众,奔回鹿港,拟再举事,不幸其弟猝逝,伤心至极,无心与事。八月末,日军攻取台南,刘永福亦西渡,知大势已去,从此寄情诗酒,不问世事。其间家庭又连遭四次亲丧,形单影只,身世萧条,壮志未酬,满怀悲愤,乃更加潜心诗文,以舒胸中块磊,耽身醉酒,藉忘忧伤。每当大醉,或歌或哭;梦中醉后,时发悲歌。或醉卧庙阶,旦醒始回;或闭户孤吟,三日不出。以奔放绝足之才,为自由不羁之行,遂一转而为跌荡诗人、浪漫文士,愤世嫉俗,终至抑郁成疾而病逝,享年仅三十五岁。 梦青历尽人世沧桑,半生苦况,尽托于诗,诸家早有评论。洪弃生评曰:「诗思空灵,才致活泼,不事劖削,自臻雅妙。」王竹修评曰:「凡咏物、怀人、哀时、感事,无不蕴蓄精微,淋漓尽致,恺恻沉痛,情见乎词,盖欲藉此以抒胸中牢骚,非特扬风扢雅已也。」施梅樵评曰:「悲壮淋漓,激昂慷慨,非俗手所可望其肩背。」杨云萍评曰:「抱俊异之才,丁家国之痛,长吉不寿,其境过悲,然诗作却时露清新之气。」许常安评曰:「虽时有浪漫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风,然其实质,乃具有严肃、悽凉、写实之社会骨格,故其诗多为心底之声,时代之反映。」梦青诗悲壮淋漓,激昂慷慨,与洪弃生、施梅樵并为弃地遗民精神之典型代表。 梦青诗作生前未曾整理出版。今存者惟有幼年时期所作之《听竹山房诗稿》、《梦青堂诗稿》,及少年时期所作之《鸣剑斋诗草》之一部分。青年时期所作之《听花山房诗集》近八百首已佚。1916年《台湾文艺丛志》曾刊出《鸣剑斋遗草》之一部分。1960年裔孙许常安辑为《鸣剑斋遗草》,由高雄大友书局出版。以下即据许常安辑本移录,删去联句、断句,共计477题1063首。许常安辑本虽精校再三,仍有一些脱误,兹覆核《台湾文艺丛志》,详加校正。又许本书末附录有勘误表,凡该表已标出的误字,均直接据以改正,不再附注说明。(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丁祖荫(一八七一—一九三零),字芝孙,号初我。清光绪生员。热心地方事业,与同邑好友创办学校,创办小说林社,创办并主编《女子世界》杂志。民国初任首任常熟县知事,后任吴江县知事,省议员。性喜藏书,搜罗文献,长于校勘,主纂《重修常昭合志》。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荫椿,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41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荫楠,直隶省保定府祁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祖荫,字槐卿,顺天宝坻县人。进士出身,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最优等毕业学员。生于今天津市宝坻区霍各庄镇九王庄村。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1907年初,为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最优等毕业学员。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德森(1884年—?月?日—?年—?月?日),字荫孙,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人,宣统二年商科进士,曾留学比利时学校。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蔚文(1888年—?月?日—?年—?月?日),字荫承,浙江省上虞县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日本成城学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余天遂(1882-1930)原名寿颐,字祝荫,号荫阁、别署三郎、仇僧等,江苏昆山玉山镇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故精医道。后从师胡石予。由柳亚子介绍参加南社,以诗文名于时,其文多慷慨激昂,爱国奋烈之词,为南社同人中所罕见。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诸祖荫(1906.4-1997.12),原名寿熙,又名树德,笔名文波,江苏无锡人。1930年大学毕业后,受聘于私立无锡中学任英语教员,1933年投笔从戎,先后在军校任教官和编译专员等职,1948年脱离空军,应荣氏之聘,回故乡教书。晚年主要从事外语教材的编订及指导中青年教师的工作。晚年与诗社社友唱和成书《晚晴吟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12-1960,字琴可,桂林人。明靖江王后裔。1934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系,历任桂林中学、南宁高中、桂林师范学校教师,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广西大学教授。抗日战争中参与进步文化活动。对中国韵文史、古文字学及南明史素有研究,尤长于词。被柳亚子赏识,有“桂林才子”之誉。1943年与柳亚子策划开展南明史研究,次年又与柳亚子等发起成立南明史自征社。广西解放后曾任桂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广西大学、山西大学教授,山西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著有《壬午春词》、《甲申秋词》、《且止吟》、《续独秀峰题壁三十首和原韵》、《甘寂寞室诗稿》、《甘寂寞室集外诗》、《石涛研究》、《陈榕门先生年谱》、《靖江王考》等。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荫棠,又字骃昂,诸生。入民国后,官至福建上杭县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