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起岩,号云谷,又号荫城。诸生。善画山水,兼有浑厚秀逸之长。亦能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四川资州人,字荫南。早年习举业,不利于科场,遂弃儒就医,以灸法见长。遇妇人病,施治不便,则令其家人按穴代灸,沉疴为之立起。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二
黄恺镛,字南英,号南荫,嘉善人。诸生。有《书耕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香山人,字荫亭。诸生。善画工诗,所画墨蟹、山鸟多别趣。有《楚游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黄荫桐,字峄青,合肥人,光绪廪贡生。
史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 【介绍】: 清山东乐陵人,字荔园。嘉庆十年进士。授编修,历监察御史、礼科户科给事中,言事多切中时弊。道光间官至兵部左侍郎。工书法,兼善画山水。
维基
史谱(1776年—1837年),字琴堂、一字荫堂,号荔园,山东乐陵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五
王荫槐,字子和,一字味兰,盱眙人。嘉庆癸酉举人,大挑教职。有《蠙庐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56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字伯言。道光三年进士,官户部郎中。师事桐城派姚鼐,专力古文,居京师二十余年,有盛名。诗亦清秀。晚年主讲扬州书院。有《柏枧山房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梅曾亮,字伯言,上元人。道光壬午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柏枧山房集》。
维基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祖籍宁国府宣城县。曾祖时移籍江苏。出身诗书家庭,由母亲候芝启蒙。十八岁时,梅曾亮在钟山书院拜姚鼐为师,与管同、方东树、刘开及姚莹,并称姚门高第弟子。二十九岁时入吴鼒的扬州唐文馆。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县,因考虑到赡养父母不便,没有赴任。先后为邓廷桢、陶澍幕僚。援例为户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归,主讲于扬州梅花书院。咸丰二年冬,回到家乡上元。不久太平军祸起,避难于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总督杨以增,被安顿在河督节署之清晏园。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杨以增积劳成疾,卒于南河节署,梅曾亮痛苦万分,“抚尸恸而无泪”。二十四天后,咸丰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在北京二十馀年间逐渐成为了桐城派唯一常驻京城的人,许多人都登门向他求教作文之法。曾国藩亦深受其影响了。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
周祖荫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祖荫(1787年—?),字芝舫,河南光州直隶州商城县人,(现属安徽金寨县汤家汇镇)人,祖籍江西婺源,进士出身。嘉庆十四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十六年,授户部主事,后升任户部郎中。道光三年,任会试同考官。道光九年,任直隶河间府知府。道光十二年,任直隶保定府知府;次年改直隶清河道、升署直隶清河道。道光十四年,任直隶清河道。道光十六年,署直隶按察使。道光十七年,任直隶布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季娴。赵仁基继妻。与夫唱和,时称佳话。亦善鉴藏书画。有《双清阁诗》。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
方荫华,字季娴,阳湖人。嘉庆戊寅举人、闽县知县履篯妹,武进湖北按察使赵仁基继室,易州知州烈文母。有《双清阁诗》。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八
赵亨钤,字印浦,一字荫圃,易州人。嘉庆庚辰进士,历官古州厅同知。有《荫圃小草》。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龚桐,字荫嘉,号小梧,金匮(今无锡)人。清代诗人。嘉庆十八年(1813)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官云南路南州吏目。道光十二年(1832)解官归隐。卒年八十岁,曾漫游南北各地,诗多纪游之作。风格清隽,造语平易,有时失于滑脱。有《听鹤山房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8—1865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椿年,一字子怀。道光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户部、兵部侍郎。直言敢谏,反对捐纳举人、生员,历数铸大钱之弊,疏论钞法利病。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周荫南,字爱棠。清宜兴人。秉钧子。道光十一年(1831)恩科举人。曾主霍山书院,课文之外,以敦行勖多士。晚任海州学正。少时潜心闽洛之书,其学以辨义利为先。故自授徒迄居。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二
王东槐,字荫之,号次村,滕县人。道光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武昌盐法道。殉难,予骑都尉世职,谥文直。有《王文直公遗集》。
维基
王东槐(1802年—1852年),字荫之,号次村,山东滕县人。清朝官员。官至湖北盐法道。太平军攻佔武昌后自缢殉国。王东槐祖籍山西洪洞县,其家于明初迁居滕县望冢乡盖村。王东槐自幼颖异,父亲早逝,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式戊戌科三甲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转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奏劾山东不法官吏有功,升户科给事中。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文宗即位,下诏求言,王东槐忠耿直谏,经左都御史王广荫举荐,升内阁侍读学士,不久,授湖南衡州府知府,尚未到任,即升福建兴泉永道。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湖北盐法道,赴任前,暂署福建按察使。咸丰二年(1852年)次年,王东槐上任盐法道。当时太平天国势起,王东槐尽力筹捐军需。不久,太平军进犯湖南长沙,王东槐奉命调防岳州,夜不解衣。因母丧,本应丁忧回乡,但夺情免于父丧,留在武昌。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提督博勒恭武放弃岳州,王东槐向巡抚常大淳请命,尽调城外兵勇,发放库藏,鼓励士气,但巡抚未能采纳。随即武昌城陷落,东槐偕妻萧氏自缢殉国,其女投井而死。朝廷追恤骑都尉世职,谥文直。子四人,均赐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