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甜萝卜(甜萝卜)  拼音:tián luó bo
植物名。藜科甜菜属,一或二年生草本。原产欧洲。叶柄长,红色。叶椭圆状披针形,长十至三十公分,浓绿色或红色。花小,二至三朵簇生,黄绿色。地下有一个膨大像萝卜的根。根中组织脆嫩,富含糖分、多种维生素、钙和铁质。也称为「糖萝卜」、「甜菜」。
《国语辞典》:鼠曲草(鼠曲草)  拼音:shǔ qú cǎo
植物名。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高尺许,叶长而互生,被白色软毛,春夏开花,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总苞片膜质,金黄色或柠檬黄色。瘦果具脱落性冠毛。可作镇咳、袪痰药等。也称为「清明草」、「茸母」。
《国语辞典》:水车前(水车前)  拼音:shuǐ chē qián
植物名。水鳖科水车前属,一年生沉水性草本,高数寸。叶丛生,质薄而柔软,卵圆形,基出脉五至九条,带紫绿色。夏日花轴由叶丛中长出,顶端开淡红紫色花,花瓣三枚,倒卵形。果实呈长椭圆形。也称为「龙舌草」。
《国语辞典》:水丁香  拼音:shuǐ dīng xiāng
植物名。柳叶菜科水丁香属,亚灌木状草本。茎直立,被粗毛,分枝歧多。叶披针形。四季开黄色花,花瓣四枚,雄蕊八枚。蒴果圆柱形,具八棱。全株可入药,具有解热、利尿、降血压、治病痈肿毒等功效。分布泛热带。
《国语辞典》:粟米草  拼音:sù mǐ cǎo
植物名。粟米草科粟米草属,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细长有棱。高十至三十公分,多分枝,叶大小不一,两尖端,全缘,长一至三公分。夏秋间开黄褐色细花。萼宿存,包被蒴果。蒴果胞背开裂,内藏多数圆状肾形种子。嫩苗叶可供食用。分布于亚洲热带,日本及台湾均产之。
《国语辞典》:松叶蕨(松叶蕨)  拼音:sōng yè jué
植物名。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多年生草本,高十至五十公分。为现存最简单的维管束植物。不具根,地下茎匍匐,地上茎密集二叉分枝,绿色。叶片小,鳞片状。孢子囊三个合生,黄色。主供观赏。
《国语辞典》:唢呐草(唢呐草)  拼音:suǒ nà cǎo
植物名。虎耳草科唢呐草属,多年生草本。多生长于阴湿之地,叶心形或肾状心形,不明显五至七浅裂,茎叶均生腺毛。疏穗状花序,花瓣羽状深裂。产东亚至北美。
《漢語大詞典》:夫蓠(夫蘺)
亦作“ 夫离 ”。 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开黄褐色小花。生于沼泽浅水之处,秋日采其茎以织席,故俗名席子草。《汉书·东方朔传》“莞蒲为席” 唐 颜师古 注:“莞,夫离也,今谓之葱蒲。”
《國語辭典》:佛手瓜  拼音:fó shǒu guā
植物名。瓜科佛手瓜属,多年生蔓性,有卷须。叶五角形,掌状浅裂,膜质。瓢果椭圆形,淡绿色,具不规则的浅纵沟,形状似佛手,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佛头菊(佛頭菊)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漢語大詞典》:佛甲草
植物名。又名“佛指甲”。多年生草本。茎长四五寸,多数丛生,质柔弱。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佛甲草﹝集解﹞引 苏颂 曰:“佛甲草生 筠州 ,多附石向阳而生。似马齿莧而细小且长,有花黄色,不结实。四季皆有。”
《國語辭典》:豆薯  拼音:dòu shǔ
植物名。豆科豆薯属,藤本。地下生有肉质球形或纺缍形大块根,像甘薯状,薯肉白色,味甜多汁,富含养分,可以生吃。蔓茎甚长,叶三出,互生。九月时叶腋抽出长花梗,总状花序密生紫红色蝶形花。荚果扁平线状,长十公分,宽一点二公分,有毛,种子红褐色,约十粒,近扁圆形,有毒,种子油可制杀虫剂。也称为「凉薯」、「沙薯」。
《漢語大詞典》:番红花(番紅花)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线形。地下有鳞茎。秋末开花,淡紫色,着生于花茎顶端。花柱入药,称藏红花,有祛瘀生新、活血通经之功效。原产 欧洲 ,由 西藏 传入内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番红花:“番红花出西番 回回 地面及 天方国 ,即彼地红蓝花也。 元 时以入食饌用。”
《漢語大詞典》:积雪草(積雪草)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又称落得打。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积雪草:“积雪草即胡薄荷,乃薄荷之蔓生者尔。”
《漢語大詞典》:旱芹
俗称“芹菜”、“药芹”。一二年生草本。基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色绿白或绿黄,有特殊香味。春、夏播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叶柄作蔬菜;种子作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