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8,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若有其事
若有所亡
若有所闻
柔若无骨
归之若水
恒若不足
合契若神
浮生若寄
甘之若素
甘之若饴
旷若发蒙
旷若发矇
疾恶若仇
疾之若仇
恍若隔世
《国语辞典》:若有其事  拼音:ruò yǒu qí shì
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表示非常在意。如:「看他口沫乱飞、一副若有其事的样子,大家不禁停下手边工作听他讲。」
《国语辞典》:若有所亡  拼音:ruò yǒu suǒ wáng
神情怅惘,有所失落的样子。《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也作「若有所失」、「若有所丧」。
《国语辞典》:若有所闻(若有所闻)  拼音:ruò yǒu suǒ wén
好像听到了一些传闻。如:「这件事我也若有所闻,但在真相未明之前,大家还是不要妄加猜测。」
分类:好像传闻
《国语辞典》:柔若无骨(柔若无骨)  拼音:róu ruò wú gǔ
像没有骨头支撑般的柔软。
分类:支撑柔软
《国语辞典》:归之若水(归之若水)  拼音:guī zhī ruò shuǐ
民心归附如流水。比喻人心所向。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国语辞典》:恒若不足(恒若不足)  拼音:héng ruò bù zú
常感匮乏好像不足以维生的样子。《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国语辞典》:合契若神  拼音:hé qì ruò shén
事情符合预测,如同鬼神般灵验。《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国语辞典》:浮生若寄  拼音:fú shēng ruò jì
虚浮的人生,如同寄居尘世。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也作「浮生如寄」。
《国语辞典》:甘之若素  拼音:gān zhī ruò sù
在反常或危困的情况中,依然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有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也作「安之若素」。
《国语辞典》:甘之若饴(甘之若饴)  拼音:gān zhī ruò yí
比喻乐于承担艰苦的事情,或虽处困境却能甘心接受。《明史。卷二一○。桑乔等传。赞曰》:「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也作「甘之如饴」。
《国语辞典》:旷若发蒙(旷若发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比喻人从昏蒙的状态而豁然通晓。参见「旷若发矇」条。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忽奉手笔,旷若发蒙。」
《国语辞典》:旷若发矇(旷若发矇)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旷,开朗。矇,眼睛失明。旷若发矇指双目失明的人,突然能看见外物。比喻人从昏蒙的状态而豁然通晓。
《国语辞典》:疾恶若仇(疾恶若仇)  拼音:jí è ruò chóu
痛恨坏人恶事如同仇敌一般。「仇」文献异文作「雠」。《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如雠。」也作「嫉恶如仇」。
《国语辞典》:疾之若仇  拼音:jí zhī ruò chóu
痛恨他人如同仇敌。《晋书。卷四九。阮籍传》:「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也作「疾之如仇」。
《国语辞典》:恍若隔世  拼音:huǎng ruò gé shì
世,三十年为一世。恍若隔世指好像相隔了几十年。多用于因人事、景物、环境等变迁很大而生感慨。如:「战争结束后,回到阔别三十几年的家乡,感觉上恍若隔世,不禁令人感叹万分。」《正谊堂全书。魏庄渠先生集。书。答沈景明》「追思往年,恍若隔世。」也作「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