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号紫云先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博罗令,弃官归里。葆神练气,不与俗接。后端坐而卒。
全宋诗
苏随,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知博罗县(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弃官归里,崇奉道术,自号紫云先生(《泉南杂志》卷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01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词学图录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有《东坡七集》、《东坡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苏轼(1036~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杭州、湖州等地。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复起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词开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唐宋四大家;亦工书画,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全集》等。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填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对与黄鹤楼的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黄鹄山泉侧原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次子。嘉祐二年登进士乙科,受欧阳修赏识。任凤翔府判官,入直史馆。熙宁间王安石变法,轼因政见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返京,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旋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其间曾被召还朝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元祐党争所累,绍圣初谪于惠州,再徙儋州。徽宗立,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2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苏轼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制科。初为商州军事推官。神宗熙宁间,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应天府签书判官等职。元丰中,坐兄轼以诗得罪,谪监筠州盐酒税。哲宗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劾新党蔡确、章惇等。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中,落职知汝州,又责雷州安置。徽宗崇宁中,再降朝请大夫,罢祠,居许州。后复大中大夫致仕。卒谥文定。为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有《栾城集》、《诗集传》、《春秋集传》等。
全宋诗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为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为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词学图录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轼弟。有词见《栾城遗言》。
全宋文·卷二○三七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洵子,轼弟。嘉祐二年进士,六年又举制策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未赴任。英宗治平二年出任大名府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三年出为陈州教授,六年改齐州掌书记,九年签书南京判官。元丰二年受兄乌台诗案连累,贬监筠州盐酒税。七年移绩溪令。八年神宗病逝,被召还朝,擢右司谏。元祐元年擢起居郎、中书舍人。其后相继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后,落职知汝州,贬居筠州、雷州、循州。哲宗崩,徽宗立,遇赦北归,闲居颍昌。政和二年卒,年七十四。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古史》、《龙川略志》、《龙川别志》、《老子解》、《栾城集》,皆传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澥,字浩然,梓州铜山(今四川三台西南)人。舜元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端明集》卷三九《苏才翁墓志铭》)。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台州天台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八年,除两浙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元丰元年(一○七八),改国子博士奉使高丽(同上书卷二九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为徐王府翊善(同上书卷四六九)。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六三
苏澥,字浩然,号支离居士,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次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熙宁初为台州天台令。二年,命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等事。后历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八年,移两浙路,官殿中丞。元丰初,改国子博士。后为秘阁校理、江东提举。元祐中,官至工部郎中,七年,为徐王府翊善。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二七一、二八七、二九三、四六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泉州(今属福建)人。哲宗元祐间以临濮县主簿监杭州在城商税。绍圣间任永丰尉。后知铅山。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监绍州岑水银铜场(《宋会要辑稿》方域七之一三)。宫终建昌军通判(《京口耆旧传》卷四)。与苏轼交往颇密,唱和甚多,有文集,今佚。事见《苏轼诗集》卷三二《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诗题下施注及清乾隆,铅山县志》卷五。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七○六
苏坚,历永丰尉,绍圣间任铅山县令。见嘉靖《永丰县志》卷四,康熙《广信府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5—1147 【介绍】: 宋澧州人,徙居润州丹阳之后湖,字养直,号后湖居士。少能诗,苏轼见其《清江曲》,大爱之,谓置李白集中,谁疑其非。由是知名。高宗绍兴间居庐山,以徐俯荐,被召,固辞不赴。善文词,尤工诗。有《后湖集》、《后湖词》。
全宋诗
苏庠(一○六五~一一四七),字养直,丹阳(今属江苏)人。初以病目,自号眚翁(《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三),后改称后湖居士。早年尝就举中程,以犯讳黜。高宗绍兴中,累召不起。十七年卒,年八十三(《全宋词》)。有《后湖集》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已佚。《宋史》卷四五九、《咸淳毗陵志》卷一九、《嘉定镇江志》卷二一、《京口耆旧传》卷四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一八
苏庠(一○六五——一一四七),字养直,号眚翁,更号后湖,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坚子,颂之族也。工诗,不事科举,绍兴三年以礼敦遣不至。十七年卒,年八十三。有《后湖集》三十卷,《后湖词》一卷(存)。见《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一五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4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全宋诗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著录均为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釐为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氏刊本(简称赵本),清旧抄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卷。
全宋文·卷三一○○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少子。元祐七年,以父荫为右承务郎。绍圣元年,轼贬惠州,后再迁海南,独过侍行。徽宗即位,轼北还,途染疾卒于常州,过葬之汝州郏县,即依叔父辙卜居颍昌。后尝监税太原,知郾城。晚权通判中山府。宣和五年卒,年五十二。过能诗文,善书画,时称「小坡」。有《斜川集》传世。《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苏辙族孙。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
全宋诗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属四川)人。轼从孙。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广都主簿,迁汉川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国子博士,历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出为成都路转运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党禁罢,提点明道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编》卷一一三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从孙。崇宁五年进士,调广都簿,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寻除成都路转运副使,为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党籍罢,提举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5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伯充,一作伯克。苏辙长子。高宗建炎初,以右朝请大夫直秘阁,知婺州,奏减税额,父老为立生祠。后知泉州、处州。官至工部侍郎,以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
全宋诗
苏迟(?~一一五五),小名梁(《苏轼诗集》卷二三《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自注),字伯充,号涌泉先生(《待制集》卷一九《题坡翁书寄邓道士诗》),眉山(今属四川)人。辙长子。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官登封县丞(《栾城三集》卷四《送迟赴登封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直秘阁。出知高邮军,寻改婺州,遂家于此。四年,召为中书门下检诸房文字,擢太常少卿。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处州。三年,召权刑部侍郎,改工部。五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十二年,致仕。二十五年,卒,年八十馀。事见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二○、三四、三七、三八、四八、六八、六九、八四、一四五、一六八,明《金华贤达传》卷四、清《宋史翼》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一五
苏迟(?——一一五五),字伯充,号涌泉先生,小名梁,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长子。建炎初累官尚书右司员外郎。建炎元年六月直秘阁知高邮军,既而改婺州。四年六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九月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改太常少卿。绍兴元年十月以集英殿修撰知处州,三年九月权尚书邢部侍郎,十月权工部侍郎。五年告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十五年卒。见《柳待制文集》卷一九《题东坡翁寄邓道士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三四、三七、三八、四八、六八、六九、八四、一六八等。
苏森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号竹庄。
全宋文·卷六七○七
苏森,字仲严,晚年号懒翁,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辙四世孙。庆元四年知道州,又知岳州。开禧中知筠州。嘉定九年主管武夷山冲祐观。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四,隆庆《岳州府志》卷三,及所撰《栾城集跋》、《跋修仙辨惑论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钦甫,一作德甫,号省斋。宁宗嘉定四年进士。笃意朱熹之学,践履坚确。除兴化军教授,以理义之实,革词藻之华,士风翕然为变。调韶州教授。有《省斋文稿》、《曲江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古田人,字颙之,号双溪。少颖悟,年十三通《周易》。宁宗庆元五年进士。为道州教官,以阐扬正学为己任。召试馆职,累迁著作郎。力言禁锢道学之非,忤大臣意,出知吉州,致仕归。
全宋诗
苏大璋,字颙之,号双溪,古田(今福建古田东北)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特奏名(《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二五),任道州教授。嘉泰四年(一二○四),除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国史院编修。开禧二年(一二○六),知吉州。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福州福安人,字仁仲,号北溪。九岁能属文。弱冠游太学,以文名。宋亡,隐居建阳。时太学生至京师者皆授郡博士。或劝之出,不听,以《春秋》、《四书》教学者。有《春秋经世》、《春秋大旨》。
全宋诗
苏寿元,字仁仲,小字伯鸾,号北溪,福安(今属福建)人。弱冠入太学,宋亡,隐于建阳之唐石,著书授徒以终。事见《元风雅》卷二七。今录诗三首。
苏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字用之,号诤信居士。因荒乱无师,逢人辄捧书质问,稍长,文艺皆通。尝获布囊一,中有金银器各数事,俟失者悉还之。夜有盗逾墙,金觉,与钱一千,使作生理,盗感愧,卒为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78 【介绍】: 元金华人,字伯夔,号栗斋。尝学经于许谦,以才推择充府史,擢绍兴路萧山县尹,弛禁利民,开仓赈饥,改本路总管府经历,不上。转行枢密院照磨,升行省都事。所至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