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芦鸭(芦鸭)
《宣和画谱》:徐熙有芦鸭图,芦又崔白有鸭芦图二幅。《画见闻志》:徐熙有寒野鸭花竹杂禽鱼蟹草虫蔬苗果蓏并四时折枝等图传于世。
《漢語大詞典》:芦丁(蘆丁)
即芦人。《宋史·唐璘传》:“又戒土豪团结渔业水手、茶盐舟夫、芦丁。”参见“ 芦人 ”。
《骈字类编》:芦蒢(芦蒢)
《岳阳风土记》:岳州常赋之外,与他州名额不同者,茶、笼、竹箭、簳、翎毛、鱼曲、芦蒢、铁叶、窑灶。
《骈字类编》:芦移(芦移)
《宋史·地理志》:御谋城,崇宁三年进筑,赐名。东至芦移堡三十五里。
《骈字类编》:芦𥱼(芦𥱼)
《吴录》:孙权欲渡江,船少,乃夜伐芦为𥱼佐船渡人。又作牌。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且芦𥱼荻筏,竟浦浮江,千百为群,前后相继。
《韵府拾遗 虞韵》:芦䱐(芦䱐)
《类篇》:芦䱐,鱼名,似䲡蝥而细文。
交芦
【佛学大辞典】
(譬喻)又曰束芦。交叉三干之芦而立者。以譬互为因果之法。楞严经五曰:「由尘发根,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譬喻)又曰束芦。交叉三干之芦而立者。以譬互为因果之法。楞严经五曰:「由尘发根,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折芦
【佛学大辞典】
(故事)达磨祖师折芦苇而渡江也。释氏通鉴曰:「达磨至金陵,知机不契,遂去梁。折芦北趋魏境,寻至雒邑,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
(故事)达磨祖师折芦苇而渡江也。释氏通鉴曰:「达磨至金陵,知机不契,遂去梁。折芦北趋魏境,寻至雒邑,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
束芦
【佛学大辞典】
(譬喻)束芦苇使立地上者,以喻物之互相依倚而立,不能独立也。唯识论三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
(譬喻)束芦苇使立地上者,以喻物之互相依倚而立,不能独立也。唯识论三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
黄芦园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在黄芦园时,百二十岁之老梵志来,责佛不敬一切。佛说其理由及于五欲不昧不怖。摄于中阿含经四十。
(经名)佛在黄芦园时,百二十岁之老梵志来,责佛不敬一切。佛说其理由及于五欲不昧不怖。摄于中阿含经四十。
膝芦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释迦菩萨修禅时,地之生草,穿菩萨之肉,上生至于肘云。见观佛三昧海经。雪窦祖英集上曰:「芦芽穿膝。」
(杂语)释迦菩萨修禅时,地之生草,穿菩萨之肉,上生至于肘云。见观佛三昧海经。雪窦祖英集上曰:「芦芽穿膝。」
芦叶达磨
【佛学大辞典】
(故事)达磨于大通元年来支那为武帝说法,见其非器,去梁,溯江至魏洛阳时,折芦叶为船而渡江云。
(故事)达磨于大通元年来支那为武帝说法,见其非器,去梁,溯江至魏洛阳时,折芦叶为船而渡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