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胡芦提(胡蘆提)
见“ 胡卢提 ”。
《國語辭典》:胡卢提(胡盧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水浒传》第二六回:「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也作「葫芦提」。
《漢語大詞典》:葫芦格(葫蘆格)
亦称“ 葫芦韵 ”。 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其“先二后四”者,谓用韵时音近之字可合并而用,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如葫芦形,故名。
《漢語大詞典》:葫芦啼(葫蘆啼)
见“ 葫芦提 ”。
《國語辭典》:葫芦提(葫蘆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三下里葫芦提,把我来傒倖杀。」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那寄信人怎好不细访,更少这奸夫招状,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上云阳!」也作「胡卢提」。
分類:糊涂
《漢語大詞典》:葫芦题(葫蘆題)
见“ 葫芦提 ”。
《國語辭典》:葫芦提(葫蘆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三下里葫芦提,把我来傒倖杀。」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那寄信人怎好不细访,更少这奸夫招状,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上云阳!」也作「胡卢提」。
分類:糊涂
《漢語大詞典》:葫芦蹄(葫蘆蹄)
见“ 葫芦提 ”。
《國語辭典》:葫芦提(葫蘆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三下里葫芦提,把我来傒倖杀。」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那寄信人怎好不细访,更少这奸夫招状,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上云阳!」也作「胡卢提」。
分類:糊涂
《漢語大詞典》:葫芦藓
藓纲,葫芦藓科。植株矮小,茎直立而分枝,其上密生绿色小叶,基部有丝状假根。雌雄同株。生长在潮湿、背阴的路边、宅旁、林边的泥土上。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漢語大詞典》:葫芦依样(葫蘆依樣)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正是:富贵浮云成一梦,葫芦依样只三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参见“ 依样画葫芦 ”。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漢語大詞典》:葫芦韵(葫蘆韻)
见“ 葫芦格 ”。
《漢語大詞典》:葫芦格(葫蘆格)
亦称“ 葫芦韵 ”。 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其“先二后四”者,谓用韵时音近之字可合并而用,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如葫芦形,故名。
《國語辭典》:火葫芦(火葫蘆)  拼音:huǒ hú lú
一种内装火药的引火物。因形似葫芦,故称为「火葫芦」。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你向那博望城多准备著火葫芦。你与我先点著粮车,后烧著窝铺,您四下里火箭一齐去。」
《國語辭典》:冰糖葫芦(冰糖葫蘆)  拼音:bīng táng hú lu
一种用竹签贯串山楂、海棠等果实而外蘸冰糖的食品。也称为「葫芦儿」。
《漢語大詞典》:冰糖壶卢(冰糖壺盧)
亦作“ 冰糖葫芦 ”。 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栗子》:“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冬夜食之颇能去煤炭之气。”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红木方桌上﹞放着一大盘冰糖葫芦。”
《高级汉语词典》:比葫芦画瓢  拼音:bǐ hú lú huà piáo
比喻照样子模仿
《漢語大詞典》:抱住葫芦不开瓢(抱住葫蘆不開瓢)
比喻闷声不响。《花城》1981年第6期:“老队长不知啥打算,抱住葫芦不开瓢。”
《漢語大詞典》:宝葫芦的秘密
中篇童话。张天翼作。1958年发表。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一只宝葫芦,从此他要什么便有什么。他想做一个起重机模型,马上就出现一台,但模型倒塌后,他却束手无策。考试时,别人做完的考卷会神奇地与他的白卷对调,结果被人发现。在老师教育下,他终于提高了认识,与宝葫芦告别。
《漢語大詞典》:得胜葫芦(得勝葫蘆)
喻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説到有九千句。”
《骈字类编》:稻芦(稻芦)
易林:贲之震:凫遇稻芦。甘乐𪍿䲡,虽驱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