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指冬瓜骂葫芦
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近似“指桑骂槐”
你说话说清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
《分类字锦》:月映芦花(月映芦花)
杜甫 秋兴诗 请看石上藤萝月,巳映洲前芦荻花。
分类:
《國語辭典》:油葫芦(油葫蘆)  拼音:yóu hú lú
1.动物名。一种节肢昆虫。昆虫纲直翅目。形似蟋蟀而大,黑褐色,有油光。
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套数中常用正曲之一。
《國語辭典》:照葫芦画瓢(照葫蘆畫瓢)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比喻照样子模仿,没有创意。参见「依样画葫芦」条。如:「他的作品不过是照葫芦画瓢,一点新意也没有。」
分類:照样模仿
《国语辞典》:西葫芦(西葫芦)  拼音:xī hú lú
植物名。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茎蔓生,叶子略呈三角形,花黄色,花冠浅裂为五。果实也称为「西葫芦」,呈长筒圆形,皮深绿色间黄褐色,无毛,果肉为橙黄色,可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踏芦渡江(踏蘆渡江)
《坚瓠广集·离地草》引 唐 冯贽 《记事珠》:“ 兎牀国 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 达磨 见 梁武 ,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
《漢語大詞典》:随葫芦打汤(隨葫蘆打湯)
方言。附和着人家的话。 李文元 《婚事》:“ 阮大娘 有时候不搭腔,可有时候也随葫芦打汤地扯上几句。”
《國語辭典》:糖葫芦(糖葫蘆)  拼音:táng hú lu
将李子、山楂或小番茄用竹签穿成一串,蘸上熔化的冰糖或麦牙糖冷却而成的食品。也称为「冰糖葫芦」。
《國語辭典》:冰糖葫芦(冰糖葫蘆)  拼音:bīng táng hú lu
一种用竹签贯串山楂、海棠等果实而外蘸冰糖的食品。也称为「葫芦儿」。
《国语辞典》:亚腰葫芦(亚腰葫芦)  拼音:yà yāo hú lú
亚,即压。亚腰葫芦形容如葫芦般中间细,两头大的样子。《西游记》第二七回:「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葫芦,十分疼痛难忍。」
分类:葫芦中间
《國語辭典》:依本画葫芦(依本畫葫蘆)  拼音:yī běn huà hú lú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参见「依样画葫芦」条。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怕我连真带草,一铲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漢語大詞典》:依葫芦画瓢(依葫蘆畫瓢)
比喻刻板地照着做。《诗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论事,依葫芦画瓢,就会写成:一条搭肩六尺长,劳动一天沾了灰。”
《國語辭典》:依样葫芦(依樣葫蘆)  拼音:yī yàng hú lú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参见「依样画葫芦」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内里掣肘,却也依样葫芦。」《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连夜在客店里打开行箧,取出些时务书,依样葫芦,写下几条,托顾举人笔削,以为进身之具。」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國語辭典》:响葫芦(響葫蘆)  拼音:xiǎng hú lu
1.玻璃制成的玩具,吹时有声音。
2.乐器名,打击乐器。以椰子科植物果实乾燥后,内装种子摇奏发声。盛行于中南美洲,为拉丁音乐不可缺少的乐器。
《漢語大詞典》:响胡芦(響胡蘆)
亦作“ 响葫芦 ”。 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续文献通考·乐引 清 魏坤 《倚晴阁杂钞》:“响胡芦,小儿口啣,嘘吸成声,俗名‘倒掖气’。” 清 孙廷铨 颜山杂记·物产:“凡为鼓璫,先得胡芦旋,烧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槓焉。以随气之动乃得鸣。鼓璫者,响葫芦也。”
分類:玩具具名
《漢語大詞典》:响胡芦(響胡蘆)
亦作“ 响葫芦 ”。 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续文献通考·乐引 清 魏坤 《倚晴阁杂钞》:“响胡芦,小儿口啣,嘘吸成声,俗名‘倒掖气’。” 清 孙廷铨 颜山杂记·物产:“凡为鼓璫,先得胡芦旋,烧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槓焉。以随气之动乃得鸣。鼓璫者,响葫芦也。”
分類:玩具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