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紫芥
本草见青芥下。
《韵府拾遗 卦韵》:菘芥
梦溪笔谈:菜品中:芜菁、菘芥之类,遇旱,其标多结成花,或如莲花,或作龙蛇之形。
《國語辭典》:尘芥(塵芥)  拼音:chén jiè
尘土和草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元。周伯琦怀秃脑儿作〉诗:「王纲未旒缀,群生半尘芥。」
《骈字类编》:姜芥(姜芥)
本草:假苏释名姜芥、荆芥、鼠蓂诗李时勉北京赋,见韭芽下 黄庭坚食笋十韵 见菌耳下。 谢翱秋暑饮僧舍诗: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刘迎再次韵求芦菔诗:脆美掩莼葵,甘辛敌芥姜。
《骈字类编》:芥菘
宋 陈傅良 送德远弟赴省 为道贫非病,连檐有芥菘。
《漢語大詞典》: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
《韵府拾遗 庚韵》:芥城
法苑珠林:无间狱中。等芥城而限命。先行天下。俦依石以受刑。
《漢語大詞典》:石芥
石蕊的别名。 宋 陆游 《戏咏山家食品》:“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蔞蒿又一家。”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石蕊
《骈字类编》:芥姜(芥姜)
周兴嗣 千字文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挥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诗竹萌粉饵相发 芥姜作辛和味宜术陶宗仪诗摄生未用芝和 具膳能无芥与姜。
《高级汉语词典》:芥孙
芥菜于霜雪中再发的嫩牙
《漢語大詞典》:遗芥(遺芥)
(1).遗落的芥菜子。犹言极其轻微的东西。晋书·怀帝愍帝纪论:“然而扰天下如驱羣羊,举二都如拾遗芥,将相王侯连颈以受戮,后嬪妃主虏辱於戎卒,岂不哀哉。”
(2).丢弃芥菜子。形容鄙弃之甚。文苑英华卷六四五引 北齐 杜弼 《为东魏檄梁文》:“委慈母似脱屣,弃宠弟如遗芥。”梁书·萧介传:“弃乡国如脱屣,背君亲如遗芥。”
《骈字类编》:芥心
本草芥心草颂曰:生淄州。引蔓白色,根黄色。四月采苗叶捣末,治疮疥甚效。
《國語辭典》:虿芥(蠆芥)  拼音:chài jiè
刺鲠。比喻心胸有所梗塞。《文选。张衡。西京赋》:「睚眦虿芥,尸僵路隅。」
《國語辭典》:荆芥(荊芥)  拼音:jīng jiè
植物名。唇形科荆芥属,一年生草本。茎高三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叶对生,三角状卵形,粗圆齿缘。聚伞花序二歧分枝,花冠白色,具紫斑。小坚果卵形。茎、叶、种子皆可入药。也称为「香薷」。
《漢語大詞典》:腐芥
犹腐草。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虞翻 字 仲翔 , 会稽 餘姚 人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僕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鍼,过而不存,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