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艾蒿
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宋 陈师道 《河上》诗:“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 萧红 《生死场》二:“艾蒿的气味渐渐织入一些疲乏的梦魂去。蚊虫被艾蒿烟驱走。”
分類:艾蒿草名
《漢語大詞典》:野蒿
艾蒿的别名。 明 何景明 《白帝城》诗:“ 永安 亦在荒城里,玉殿凄凉空野蒿。” 清 厉鹗 《普静寺》诗:“ 梁 朝佐命 齐 家令,灯暗伽蓝长野蒿。” 清 徐昂发 《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之二:“东风倚棹木兰舠,旧时 淮 张 剩野蒿。”按, 张 ,指 张士诚 。
分類:艾蒿
《漢語大詞典》:蒿艾
(1).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序》:“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南史·恩倖传·纪僧真:“ 僧真 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收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汝落蒿艾间,几时復能飞。” 章炳麟 《秦献记》:“其穷而在蒿艾,与外吏无朝籍,烂然有文采论籑者,三川有 成公生 ,与 黄公 同时。”
《漢語大詞典》:艾萧(艾蕭)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明 刘基 《燕歌行》:“琼田瑶草芟蒭蕘,江蘺泽兰成艾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帝子无闻,悵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之当帷。”参见“ 艾蒿 ”。
分類:艾蒿小人
《漢語大詞典》:艾蒿
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宋 陈师道 《河上》诗:“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 萧红 《生死场》二:“艾蒿的气味渐渐织入一些疲乏的梦魂去。蚊虫被艾蒿烟驱走。”
分類:艾蒿草名
《漢語大詞典》:病草
(1).萎黄了的草。 唐 李中 《春日野望怀故人》诗:“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2).指艾蒿。太平御览卷九九七:“《师旷占》曰:‘岁疫,病草先生。’病草者,艾也。”
分類:萎黄艾蒿
《漢語大詞典》:青艾
艾蒿。宋史·外国传二·高丽:“上巳日,以青艾染饼为盘羞之冠。”
分類:艾蒿
《漢語大詞典》:野艾
艾蒿的别名。《人民日报》1989.11.20:“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道、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
分類:艾蒿
《國語辭典》:萧艾(蕭艾)  拼音:xiāo ài
一种臭草。比喻不肖。《楚辞。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宝萧艾于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
《國語辭典》:艾人  拼音:ài rén
用艾草编结成的人形。旧俗于端年节悬挂在门上,用以避邪除毒。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
《國語辭典》:白蒿  拼音:bái hāo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叶羽状深裂,裂片二至三对,略似青蒿而粗,叶背密生白毛。秋日枝梢叶腋上开淡黄色花,头状花序排成复总状。也称为「艾蒿」。
《漢語大詞典》:焫萧(焫蕭)
焚烧艾蒿。礼记·郊特牲:“故既奠,然后焫萧合羶薌。”《通典·礼三》:“祭天则燔柴,祭地则瘞血,祭宗庙则焫萧。”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宗庙之有祼鬯焫萧,则与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 清 钱谦益 《〈浙江乡试录〉序》:“相与焫萧誓戒,而后蒞事。”
分類:焚烧艾蒿
《漢語大詞典》:膋萧(膋蕭)
油脂与艾蒿。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汉书·礼乐志》:“焫膋萧,延四方。”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膋,肠间脂也。萧,香蒿也。’以萧焫脂合馨香也。” 唐 王涯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苞茅酒缩,膋萧香彻。”
《漢語大詞典》:萧光(蕭光)
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礼记·祭义》:“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 郑玄 注:“光,犹气也。”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漢語大詞典》:艾符
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唐 殷尧藩 《端午日》诗:“不効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昇平。”参见“ 艾人 ”、“ 艾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