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险阻(險阻)  拼音:xiǎn zǔ
1.地势艰险阻塞,崎岖难行。《战国策。魏策一》:「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薛仁贵征辽事略》:「过此山别无险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
2.比喻遭受的困难挫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艰难险阻,身备尝之。」
《國語辭典》:艰苦(艱苦)  拼音:jiān kǔ
困难辛苦。《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也作「艰辛」。
《漢語大詞典》:厄穷(厄窮)
艰难困苦。 汉 刘向 列女传·卫寡夫人:“厄穷而不閔,劳辱而不苟,然后能自致也。”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二:“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 海南 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 泉 广 海舶絶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 朱祖谋 《半塘定稿序》:“其遇厄穷,其才未尝厥施,故鬱伊不聊之概,一於词陶写之。”
分類:艰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艰阨
艰难困苦。《周礼·地官·乡师》:“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賙万民之囏阨,以王命施惠。” 郑玄 注:“囏,古艰字,本亦作艰。” 宋 曾巩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 曾氏 ﹞於囏阨流寄之中,能立其家,成就其子。”
分類:艰难困苦
《國語辭典》:艰困(艱困)  拼音:jiān kùn
艰难困苦。如:「在艰困的环境中,更要自立自强,努力不懈。」
《漢語大詞典》:屯苦
艰难困苦。南史·谢方明传:“ 谢方明 流离险戹,屯苦备经,而贞履之操,在约无改。” 清 黄宗羲 《姚沈记》:“余生长乱离,屯苦备经。”
分類:艰难困苦
《漢語大詞典》:险阸(險阸)
亦作“ 险厄 ”。
(1).指险要之处。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汉书·晁错传:“曲道相伏,险阸相薄,此剑楯之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转战而入,连夺险阸。”
(2).危险,险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在水帘后潜渡时,遂无多大险厄。”
(3).艰难困苦。史记·晋世家:“ 晋侯 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阸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
(4).险恶。后汉书·冯衍传下:“悲时俗之险阸兮,哀好恶之无常。”
《漢語大詞典》:霜露
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國語辭典》:时艰(時艱)  拼音:shí jiān
时局艰难。如:「共体时艰」。《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传五。胡安国》:「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金史。卷一一○。列传。韩玉》:「世乱时艰,努力自护。」
《國語辭典》:苦难(苦難)  拼音:kǔ nàn
痛苦和艰困。《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國語辭典》:艰虞(艱虞)  拼音:jiān yú
艰难忧患。《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宋末艰虞,百王浇季。」宋。陈与义〈先寄邢子友〉诗:「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语说艰虞。」
《漢語大詞典》:民艰(民艱)
民众的艰难困苦。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伏乞勅下户部,俯念民艰。”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皇帝軫念民艰,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
《國語辭典》:厄运(厄運)  拼音:è yùn
困苦、悲惨的遭遇。《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遭遇厄运,劳谦日仄。」
《國語辭典》:荼蓼  拼音:tú liǎo
1.比喻处境艰苦。南朝梁。王筠〈与云僧正书〉:「弟子衅结幽明,备婴荼蓼,攀援崩踊,肌髓糜溃。」
2.谓父母死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國語辭典》:苦水  拼音:kǔ shuǐ
1.汤药或药水。
2.比喻受苦的事实或经过。如:「他逢人便大吐苦水。」
3.含有硫酸钠、硫酸镁等矿物质而带有苦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