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93,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曹良臣( 宣宁侯 )
张良弼(字 思道 )
徐达佐(字 良夫 号 耕渔子、松云道人 )
乐良(字 仲本 )
冯麒(字 孟良 )
桂彦良( 德、德称 号 清节 敬恪、敬裕 )
牛谅(字 士良 )
姚伯良( 骥 )
徐达左(字 良夫 )
史迁(字 良臣 )
董佐才(字 良用 )
董纪(字 良史、述夫 纪 号 一槎 )
邓彦良(字 希哲 )
释良琦(字 完璞、元璞 号 龙门山樵、野雪道者 别称 龙门山释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元良(字 原明 号 左庵 周 )曹良臣( 宣宁侯 )
张良弼(字 思道 )
徐达佐(字 良夫 号 耕渔子、松云道人 )
乐良(字 仲本 )
冯麒(字 孟良 )
桂彦良( 德、德称 号 清节 敬恪、敬裕 )
牛谅(字 士良 )
姚伯良( 骥 )
徐达左(字 良夫 )
史迁(字 良臣 )
董佐才(字 良用 )
董纪(字 良史、述夫 纪 号 一槎 )
邓彦良(字 希哲 )
释良琦(字 完璞、元璞 号 龙门山樵、野雪道者 别称 龙门山释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元良,字原明,号左庵。姓周氏,宁海人也。初居台之瑞岩,元至正十八年戊戌,行宣政院奏良道行,被旨住天童,重建朝元阁,范万铜佛于其上。危参政素,奉敕纪其绩,赐号“善觉普光禅师”。庚子丙午间,筑海堤五百七十五丈,成田一十顷有奇,为万佛庄涂田,梦堂昙噩记焉。主天童十二年,铸金范像,开基筑阁,事绩灿然。明室初兴,退居东谷,力修山宇,事在洪武丙辰以后。袁廷玉珙尝寄诗相赠,答诗云:“归去山中笋蕨肥,石泉茅屋薛萝衣。一经静坐苍松下,閒看孤云自在飞。”塔于东谷庵前东南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 【介绍】: 明开国时安丰人。从朱元璋破陈友谅、张士诚,为江淮行省参政。从大军取元都,进山西行省平章,还守通州。以计击败元丞相也速骑兵,又从徐达击败元扩廓帖木儿于定西。洪武三年,封宣宁侯。五年,从李文忠出塞,败敌于阿鲁浑河,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邓州人,字思道。顺帝至正十八年以陕西宣慰使驻秦州,二十年除湖广参政。后移陕西,与李思齐相攻。二十六年,与李思齐合作,拒受扩廓帖木儿调遣,遂与扩廓相攻。明洪武二年明兵至,退保庆阳,寻至宁夏,为扩廓所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95 【介绍】: 元末明初苏州人,字良夫,号耕渔子、松云道人。元末隐居山中,筑耕渔轩。入明,任建宁府学训导。有《金兰集》、《耕渔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定海人,字仲本。乐大原孙。少治理学,从程端礼学。元顺帝至正间,以贤良征至京,与揭傒斯等游。见元政已衰,归隐读书。明洪武初,辟为定海教谕。教授有方,及门多名士。有《乐良遗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冯麒,字孟良,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进士出身。洪武四年,会试六十三名,登进士三甲,授东昌府清平县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7 【介绍】: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名德,号清节,以字行。元末乡贡进士。曾任包山书院山长、平江路学教授。张士诚、方国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应召赴都,授太子正字。为太子及诸王、功臣子弟师。迁晋王左长史。太祖称为“通儒”。洪武十八年告归。有《清节》、《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人。洪武初待诏公车授太子正字除晋府右傅改长史赠编修谥敬恪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彦良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人。元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洪武初,徵授太子正字,寻为晋府右傅,改长史。追赠编修,谥敬裕。有《清节》、《清溪》,《春和咏言》、《山西》、《拄笏》、《老拙》、《和陶》、《中都纪行》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山东东平人,寓居吴兴,字士良。洪武元年举秀才。为翰林典簿,奉使安南。六年,累迁至礼部尚书,参预制定明代礼仪制度。后以不称职罢。有《尚友斋集》。槜李诗系·卷六
谅字士良,山东东平州人。元末寓居嘉兴,与鲍恂、张翼诸名士友善,学者多从之游,自颜其堂曰尚友。徐一夔为记。明兴,应诏除翰林院典簿,同学士张以宁使安南,御制歌诗赐之。历升礼部尚书。尝与唐肃有丁未九月联句诗,著述甚多,盖明初才士也。明诗纪事·甲签·卷四
谅字士良,东平人。洪武初,举秀才,为翰林典簿。出使安南还,擢工部员外郎,进本部侍郎,拜礼部尚书,寻降主事,复擢为本部尚书。有《尚友斋集》。 田按:士良与张志道奉使安南。志道卒,士良枕上成句云:「出使艰虞万里同,归期日日待秋风。宁知永诀蛮江上,才得相逢客梦中。岸帻尚看头似雪,掀髯犹觉气如虹。起来抆泪凭阑久,落月啼将绕殡宫。」诗颇沈痛,足增友谊之厚。士良名附见郑端简《吾学编陶凯传》中,传称凯姿性过人,才高举博,识见卓远,为文千言汩汩不见有艰难意。初游吴、楚支多激慨,中更乱离,去居深山中,授经养亲,文多隐约。明兴,应聘而起,凡稽古礼文事,多公论定,又兼领翰林院事。诏令封册歌颂碑碣,时时命公,文章遂盛传于世。明诗统误以此数语属之士良。宋弼《山左明诗抄》遂沿其讹。余阅《吾学编》,详考文意,特为辨正,附见于此。士良在明初亦山左一作家,惜集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人,名骥,以字行。先世洛阳人,祖父姚君义知鄞,遂为鄞人。伯良治学甚勤。洪武中由上舍生授郴州桂阳丞。不三年,讼简而俗尚敦朴。敕佥山西按察司事,发奸摘伏,号称廉明。三十八岁卒于官。有《芸窗稿》、《小学讽咏补遗》。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五
达左字良夫,吴县人。洪武初用荐为建宁训导。有《耕渔集》。 (刘凤《续吴录》:徐达左诗在张、徐间,亦相与善。其与卢熊游邓尉山也,有钮安仲文、杨大本景和、王谌之常者各赋诗,才亦相埒。 田按:元季吴中好客者,称昆山顾仲瑛,无锡倪元镇、吴县徐良夫,鼎峙二百里间。海内贤士大夫闻风景附,一时高人胜流,佚民遗老,迁客寓公,缁衣黄冠与于斯文者,靡不望三家以为归。良夫辑二十年友朋往来之诗文为《金兰集》三卷,梓于洪武乙卯,岁久失传。宋牧仲抚吴谋重刻,以元本不可得而止。良失裔孙友竹,以其家藏钞本,重刻于乾隆庚辰。元季明初罕见之作,赖之以传。良夫当时为风雅所归,可称好事。至今仲瑛、元镇人皆知之,而良夫或不尽知也。《诗综》不录良夫一篇。岂非缺典?馀为采掇其颖出者数篇,以为好事之劝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镇江府金坛人,字良臣。笃学慎行,明初屡征不起。洪武中辟召为蒲城知县,迁忻州知州,以祀事去官。复知廉州,所至以治称。归田十年,作《老农赋》以自见,又追和元遗山乐府三百篇。有《清吟集》。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一
迁字良臣,金坛人。洪武中用辟召除蒲城知县,迁忻州知州,复知廉州。 田按:良臣诗尚真率,却无慢声俚句。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七
佐才,字良用,嘉兴人。元处士性存子。洪武初,荐辟,授洛容知县,卒于官。诗多散轶,惟青藜杖歌为明初诸选本所收,今不录。席帽山人王逢有题良用释耕所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良史,改字述夫。工诗。洪武中举贤良方正,授江西按察使佥事,寻引疾归,筑西郊草堂以居。有《西郊笑端集》。槜李诗系·卷七
良史名纪,以字行,初字述夫,号一槎,良用弟,自嘉徙松。早有文名,与乡贡进士陆宅之、吴子愚颉颃。洪武间,首举贤良,诏试内庭称旨,授江西按察佥事,未几,辞归。结西郊草堂为终老计。雅好吟咏,多率己意,曰供一笑而已。每不留稿,间有存者,自题为西郊笑端。其诗閒整流利,诸体俱可观。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八二
邓彦良,字希哲,新会人。明太祖洪武初,以贡授清河县丞,迁广西思恩知县。清道光《新会县志》卷八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完璞,号龙门山樵、野雪道者,江苏苏州人。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良琦,字元璞,吴郡人。住天平山之龙门,自称龙门山释。与铁史云林、句曲外史金粟道人齐名。元末,顾瑛移居嘉兴,琦亦从之,住郡城东兴圣寺。洪武初,尚存寺址,今改黉序。廉夫云:“琦公既究禅理,兼通儒学,能诗,其馀技耳。”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璞,吴人。住天平山之龙门,又主槜李兴圣寺。洪武中,召对称旨,授以印章为僧会,掌崇明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