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93,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徒单思忠(名 宁庆 字 良弼 )
冷世修(字 良器 )
杨邦弼(字 良佐 )
曹逢时(字 梦良 )
马讽(字 良弼 )
乌林荅晖(名 谋良虎 )
张良臣(字 武子、汉卿 世称 雪窗先生 号 雪窗 )
陈良弼
孙汝听(字 良臣 )
陈良祐(字 天与 )
周良臣
罗愿(字 端良 号 存斋 )
徐良能
陈傅良(字 君举 号 止斋 文节 )
其它辞典(续上)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徒单思忠(名 宁庆 字 良弼 )
冷世修(字 良器 )
杨邦弼(字 良佐 )
曹逢时(字 梦良 )
马讽(字 良弼 )
乌林荅晖(名 谋良虎 )
张良臣(字 武子、汉卿 世称 雪窗先生 号 雪窗 )
陈良弼
孙汝听(字 良臣 )
陈良祐(字 天与 )
周良臣
罗愿(字 端良 号 存斋 )
徐良能
陈傅良(字 君举 号 止斋 文节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8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实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迁监察御史,敢言阙失。后除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时江西连年大旱,遂措置一路荒政,免税发廪,全活甚众。孝宗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奏请取封桩米赈济淮南饥民。二年,叶衡罢相,以首参行相事。因主和议,责降安置英州,卒于贬所。谥庄敏。有《静泰堂集》。全宋诗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历州、县属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上疏劾龙大渊、曾觌,出知建宁府。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广东提刑,就知广州(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二六《广州重建学记》)。除江西运判,因救荒有功,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落职放罢,安置英州,五年,卒于贬所(《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四八七四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进士。为南安簿、邵武司法,调泉州察推。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上言,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极论龙大渊、曾觌奸回,除直秘阁、知建宁府。二人既逐,起广东提刑,就知信州。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会江西连岁大旱,以右文殿修撰再任,全活数百万。进敷文阁待制、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以首参行相事。淳熙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责降英州安置,次年卒。后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著有《静泰堂集》。见《宋史》卷三八五本传,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 【介绍】: 金女真人,本名宁庆,字良弼。颇通经史。世宗为藩王时,常使侍侧。尚唐国公主。及帝即位,至中都,思忠从行。大定时加驸马都尉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5—1197 【介绍】: 宋苏州常熟人,字良器。冷世光弟。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知上元县,以恩义治民。通判和州,秩满知南康军,丐祠。有《词科类要》及杂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徙家居吴,字良佐。杨亿四世孙。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为太学博士,调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两迁礼部,官至起居郎、中书舍人。尝从王蘋游,探研理学。全宋诗
杨邦弼,字良佐,亿四世孙。其先建宁浦城人,从王蘋学,徙家震泽(今江苏吴江西南)。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迁湖南转运使。官终中书舍人。事见《王著作集》卷五。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杨邦弼(?——一一六一),字良佐,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杨亿四世孙。来从王蘋学,遂居平江府吴江。绍兴十二年进士第三,选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礼部郎,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卒。见《王著作集》卷五《杨邦弼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逢时,字梦良,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授严州司户。知临江县。除福州教授,未赴而卒。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大兴漷阴人,字良弼。宋宣和六年进士。入金,复登进士第,调蔚州广灵丞,迁雄州归信令,有政声。除宁州刺史,明于鞫狱。世宗时以忠顺军节度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谋良虎。充护卫,以捕宗磐、宗隽功,迁明威将军。后除蒲速碗群牧使,勤于畜牧。世宗即位,除中都兵马都指挥使,迁都点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家于四明,字武子,一字汉卿。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笃学好古,受知魏杞,学者称雪窗先生。工诗。有《雪窗小集》。全宋诗
张良臣,字武子,一字汉卿,号雪窗,原籍拱州(今河南睢县),南渡后侨居鄞县(今浙江宁波)。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官监左藏库。有集十卷,度宗咸淳间曾刊行,已佚,今存《雪窗小集》一卷。事见《攻愧集》卷七○《书张武子诗集后》。《延祐四明志》卷五、《甬上耆旧诗》卷二有传。 张良臣诗,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补入清鲍廷博辑《雪窗小集补遗》。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等,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五七一六
张良臣,字武子,一字汉卿,号雪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避地鄞(今属浙江宁波),遂家焉。隆兴元年进士,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受知魏杞。著有《雪窗集》(今存《雪窗小集》一卷)。见周必大《雪窗集序》(《周文忠公集》卷五四),楼钥《书张武子诗集后》(《攻愧集》卷七○),《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元学案》卷二五。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江南东路转运判官。隆兴元年(1163)任司农少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天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为左司谏。首言会子之弊,愿捐内帑以纾细民之急。孝宗锐意图治,良祐有“愿为良臣,不为忠臣”之语。累迁吏部尚书。时议遣泛使请地,上奏力论遣使乃启衅之端。忤旨贬瑞州居住。淳熙四年起知徽州,知建宁府卒。全宋诗
陈良祐,字天与,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历官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出为福州路转运判官。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迁右司谏,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吏部侍郎、尚书,因事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起知徽州、建宁府。《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五四○○
陈良祐,字天与,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除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又以汪澈荐,除监察御史,累迁军器监兼邓王府直讲。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除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郎,寻除左司谏。又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吏部侍郎。寻除尚书。忤旨,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淳熙四年,起知徽州,寻除敷文阁待制、知建宁府,卒。《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周良臣,宣州(今安徽宣城)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有向叶颙侄行贿得官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五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4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端良,号存斋。罗汝楫子。早年以荫补承务郎。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鄱阳县。八年,为赣州通判,摄州事,政清讼简。知南剑州。淳熙十年,知鄂州,有治绩。卒于官。生平博学好古,长于考證。文章法秦汉,高雅精练,醇实谨严,为朱熹、杨万里、楼钥、马廷鸾等人推重。有《尔雅翼》、《新安志》、《鄂州小集》。全宋诗
罗愿(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号存斋,歙县(今属安徽)人。颂弟。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以荫补承务郎,历监新城县、景德镇税。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新安志》卷八)。授知饶州鄱阳县,未上,主管台州崇道观。八年,通判赣州,摄州事。秩满,差知南剑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陛对,为孝宗赏异,命知鄂州,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有《罗鄂州小集》六卷、《新安志》、《尔雅翼》传世。事见本集附录元曹宏斋《鄂州太守存斋罗公愿传》,《宋史》卷三八○有传。 罗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罗鄂州小集》为底本。校以明天启六年罗朗刻本(简称天启本)、清康熙五十二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简称康熙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罗鄂州小集》(简称小集本)。另自《咸淳临安志》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八三三
罗愿(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汝楫子。早以荫补官,绍兴末调临安府新城县监税,又监饶州景德镇税,寻监南岳庙。乾道二年擢进士第,授饶州鄱阳知县,不乐往,主台州崇道观。八年除赣州通判,摄其守事。淳熙六年知南剑州,陛辞奏疏,深中时弊,孝宗嘉纳,从臣交荐,改知鄂州。淳熙十一年卒于任,年四十九。著有《尔雅翼》、《新安志》、《罗鄂州小集》,均存。见《鄂州太守存斋罗公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四)。
人物简介
简介
隆兴二年(1164)任太常博士。乾道三年(1167)任监察御史。乾道四年(1168)任殿中侍御史。乾道七年(1171)任给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03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君举,号止斋。以文擅当世,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与张栻、吕祖谦友善。孝宗乾道八年进士。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员外郎。轮对极言以爱惜民力为本。光宗绍熙四年以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终宝谟阁待制。卒谥文节。为学自三代、秦汉以下靡不研究。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建隆编》、《止斋集》等。全宋诗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一七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师薛季宣、郑伯熊,传永嘉之学。乾道八年登进士甲科,授泰州教授,特除太学录。添差通判福州,以言者罢。后五年,起知桂阳军。光宗立,提举湖南常平茶盐,授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绍熙三年,擢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时光宗以疾不朝重华宫,傅良抗疏不听,申省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以言者论罢。嘉泰二年复官,起知泉州,以疾辞,授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待制致仕。明年卒于家,年六十七,谥文节。著有《诗训义》、《周礼进说》、《春秋后传》(存)、《左氏章指》、《历代兵制》(存)、《皇朝大事记》、《永嘉先生八面锋》(存)、《止斋论祖》(存)、《止斋文集》(存)等。见蔡幼学《宋故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行状》,楼钥《宋故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叶适《宋故通议大夫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并见《止斋先生文集》卷五二附录),《宋史》卷四三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