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船 → 舡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榜子
舟人,船夫。 宋
梅尧臣 《望芒砀山》诗:“出舟跳古岸,林外见脩冈。廻头问榜子,前巘是 芒碭 。” 清
周亮工 《将发剑津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一:“江风吹药灶,榜子促医人。”
《国语辞典》:船娘(船娘) 拼音:chuán niáng
女性的船夫。
《国语辞典》:船歌 拼音:chuán gē
船夫摇船时唱诵的歌谣。在义大利最著名的是威尼斯船夫划著狭长小船时所唱的棹歌。为6/8或12/8拍的摇荡音乐,是一种单调伴奏型的音乐。
《國語辭典》:黄头郎(黃頭郎) 拼音:huáng tóu láng
船夫。汉代船夫都戴黄帽,故称为「黄头郎」。《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序》:「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也称为「黄帽」。
《國語辭典》:舵工 拼音:duò gōng
船上掌舵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束手无策。」也作「舵公」、「舵手」。
《國語辭典》:艄公 拼音:shāo gōng
船夫。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艄公!只在这桥边杨柳树上,把这船儿缆住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郭七郎梦中惊醒,他从小原晓得些船上的事,和同艄公竭力死拖住船缆,才把个船头凑在岸上,搁得住。」也作「梢公」、「梢人」。
《漢語大詞典》:稍人
(1). 周 官名。
《周礼·地官·序官》:“稍人下士四人。” 郑玄 注:“主为县师令都鄙丘甸之政也。距王城三百里曰稍,家邑、小都、大都自稍以出焉。”
《周礼·地官·稍人》:“稍人,掌令丘乘之政令。” 郑玄 注:“掌令都鄙脩治井邑丘甸县都之沟涂。” 孙诒让 正义:“稍人者,主公邑军赋之官……稍人掌公邑丘乘之政令,以公邑亦制井田也。”
(2).艄公,船夫。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乃是官河舟船歇泊之处,将及二更,忽闻稍人嘲歌声。”
《漢語大詞典》:渡仔
方言。摆渡的船夫。《太平天囯诗文选·太平天日》:“今晚主同我四人食饭,饭钱臣们同主拆,渡钱臣们相劝渡仔,但不知主到何处,还要几多盘费方能得到也?”参见“ 渡子 ”。
《國語辭典》:船老大 拼音:chuán lǎo dà
俗称掌管船上全部事务的人。犹如大型商船称船长。如:「偷渡来台的大陆人士,都听命于船老大。」
《國語辭典》:脚划船(腳划船) 拼音:jiǎo huá chuán
一种一人坐船尾,以足踩桨划行,速度极快的小船。多见于江浙各省。也称为「踏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