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4,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舞筵
龙舞
抃舞
对舞
剑舞
屡舞
呼舞
前舞
鸾舞
翔舞
舞女
乐舞
蛟舞
舞人
舞台
《漢語大詞典》:舞筵
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旧唐书·西戎传·波斯国:“自 开元 十年至 天宝 六载,凡十遣使来朝,并献方物。四月,遣使献玛瑙牀。九年四月,献火毛绣舞筵、长毛绣舞筵、无孔真珠。”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鷰蹴飞花落舞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籍中有 吴宜 者, 王 之所狎也。一日,三司燕集,大合乐於公厅。 吴 方舞遍, 实之 被酒,直造舞筵,携之径去,旁若无人。”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常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
《漢語大詞典》:龙舞(龍舞)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来下雨。
《國語辭典》:抃舞  拼音:biàn wǔ
鼓掌欢跃,表示非常快乐。《列子。汤问》:「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文选。嵇康。琴赋》:「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韵府拾遗 麌韵》:对舞(对舞)
汉官典职:以丝绳系两柱,相去数丈,两女倡对舞,行绳上。
《国语辞典》:剑舞(剑舞)  拼音:jiàn wǔ
一种以剑为舞具的舞蹈。由武术演变而来。舞者持剑而舞,舞姿英武俊逸,动作均匀而有韧性。
《漢語大詞典》:屡舞(屢舞)
(1).接连多次歌舞。亦谓歌舞无度。《诗·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僊僊。” 毛 传:“屡,数也。” 晋 左思 《蜀都赋》:“紆长袖而屡舞,翩躚躚以裔裔。”旧唐书·穆宗纪:“夫宾宴之礼,务达诚敬,不继以淫。故诗人美‘乐且有仪’,讥其屡舞。”
(2).常常舞动。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词:“闻説北风吹面急,边上衝梯屡舞。”
《漢語大詞典》:呼舞
欢呼起舞。极言欢乐。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宋史·河渠志三:“灵祇怀柔,黎庶呼舞。”
《骈字类编》:前舞
晋书乐志:晋秦始九年,造正德大豫舞。宋元嘉中,改正德为前舞,大豫为后舞 通典见后舞下。
《漢語大詞典》:鸾舞(鸞舞)
鸾鸟起舞。比喻和乐。 前蜀 毛文锡 《中兴乐》词:“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鸞舞,丝雨隔,荔枝阴。” 元 张翥 《小游仙词》之二:“五色烟中玉女窗,凤歌鸞舞一双双。”
《國語辭典》:翔舞  拼音:xiáng wǔ
飞舞。《史记。卷二。夏本纪》:「鸟兽翔舞,箫韶九成。」
分類:飞舞
《國語辭典》:舞女  拼音:wǔ nǚ
1.受过专门训练,以表演歌舞的女子。《红楼梦》第五回:「饮酒之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
2.在舞场中以伴舞为业的女子。
《國語辭典》:乐舞(樂舞)  拼音:yuè wǔ
配合音乐节拍的舞蹈,为中国传统舞蹈的总称。《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也称为「雅舞」、「舞乐」。
《骈字类编》:蛟舞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宋 汪元量 石头城 健鱼奋鬣随蛟舞,快鹘翻身猎雁回。
元 袁桷 月海歌 贝宫楼台珠结户,穹龟前驱老蛟舞。
《漢語大詞典》:舞人
古代以舞蹈为业的艺人。梁书·羊侃传:“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
《國語辭典》:舞台(舞臺)  拼音:wǔ tái
1.剧场内供演戏的地方。唐。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诗:「池影摇歌席,林香散舞台。」
2.比喻供某种事件、人物发展表现,含有多变特质的特定场合。如:「人生舞台」、「政治舞台」、「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