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4,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掌中舞
高舞
幡舞
弱舞
翘舞
鼠舞
帗舞
沐猴舞
舞弊
舞姿
西舞
字舞
跃舞
郑舞
鹄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体态轻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正悦掌中舞,寧哀《团扇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娇啼婉转,作掌中舞。”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骈字类编》:高舞(高舞)
梁昭明太子 鹦鹉赋 喙前钩而趋步,翼高舞而翩翾。
《漢語大詞典》:幡舞
晋 代舞名。宋书·乐志一:“ 晋 《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鐸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於元会。今《幡》《鼓》哥(歌)词犹存,舞并闕。”说郛卷一二○引 宋 乐史 《柘枝谱》:“ 汉 则《巴渝舞》《女舞》, 晋 则《白紵舞》《幡舞》《扇舞》, 唐 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分类字锦》:弱舞
沈约曲水宴应制诗:轻歌易绕,弱舞难持。
分类:
《漢語大詞典》:翘舞(翹舞)
《云翘》舞。用于郊祀的一种乐舞。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葆佾陈阶,金瓟在席。戚奏《翘》舞,籥动 邠 诗。” 李善 注引《续汉书》:“执干戚,舞《云翘》。”
分類:郊祀乐舞
《漢語大詞典》:鼠舞
指群鼠衔尾舞动。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昭帝 元凤 元年九月, 燕 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 燕剌王 旦 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 汉 焦赣 《易林·咸之节》:“豕生鱼魴,鼠舞庭堂,雄佞施毒,上下昬荒,君失其邦。”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闻彼虹饮鼠舞之异,早见物徵。”
《國語辭典》:帗舞  拼音:fú wǔ
周代的一种舞蹈。舞者扎五色缯帛的舞具而舞,用于祭祀社稷。《周礼。地官。舞师》:「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
《漢語大詞典》:沐猴舞
谓作沐猴状的舞蹈。汉书·盖宽饶传:“酒酣乐作, 长信 少府 檀长卿 起舞,为沐猴与狗鬭,坐皆大笑。 宽饶 不説……因起趋出,劾奏 长信 少府以列卿而沐猴舞,失礼不敬。”
分類:沐猴舞蹈
《國語辭典》:舞弊  拼音:wǔ bì
用欺骗等方法做违规的事。如:「做事要光明磊落,不可营私舞弊。」
分類:舞弊作弊
《國語辭典》:舞姿  拼音:wǔ zī
舞蹈的姿态。如:「舞姿曼妙」。
《骈字类编》:西舞
梁简文帝 筝赋 逐东趋于郑女,和西舞于荆妃。
《漢語大詞典》:字舞
运用队形变化,组成各种字样的舞蹈。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舞者,乐之容也……古之能者不可胜记,即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傀儡子》:“字舞者,以身亚地布成字也。今庆寿锡燕,排场作‘天下太平’字者是也。”
《漢語大詞典》:跃舞(躍舞)
犹言手舞足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鬼至罌前,跃舞大喜,遽开饮,尽一罌。”
分類:手舞足蹈
《漢語大詞典》:郑舞(鄭舞)
亦作“ 郑儛 ”。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的舞蹈。《楚辞·招魂》:“二八齐容,起 郑 舞些。” 王逸 注:“ 郑 舞, 郑国 之舞也。或曰:郑舞,郑重屈折而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於是 齐 童唱兮列 赵 女,坐南歌兮起 郑 儛。”
分類:舞蹈
《骈字类编》:鹄舞(鹄舞)
傅玄 斗鸡赋 或狼顾䲭视,或鸾翔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