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舞人
古代以舞蹈为业的艺人。梁书·羊侃传:“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舞缀(舞綴)
礼记·乐记:“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郑玄 注:“民劳则德薄,酇相去远,舞人少也;民逸则德盛,酇相去近,舞人多也。”缀,犹酇,指舞人的站位。后以“舞缀”指舞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詔撰德於旌旒,永传徽於舞缀。”
分類:舞人舞乐
《漢語大詞典》:方山冠
古冠名。 汉 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 汉 祀宗庙,《大予》《八佾乐》《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后汉书·舆服志下:“方山冠似进贤。”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 龚遂 。” 胡三省 注:“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乐舞人服之。”
《國語辭典》:鞞舞  拼音:bǐng wǔ
一种手持小鼓、摇动作响的民俗舞蹈。
《漢語大詞典》:俳歌
古代散乐的一种,又名侏儒导,由舞人边舞边歌。古辞共八曲,前一篇二十二句,今仅存南齐书·乐志所录的部分摘句。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散乐
《漢語大詞典》:铎舞(鐸舞)
汉 代舞曲名。舞人持铎随曲而舞。 隋 时舞犹存,舞者不执铎。 唐 代铎舞列入清商乐中。三国志·魏志·鲜卑传:“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节奏有似鐸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铎舞歌解题:“唐书·乐志曰:‘《鐸舞》, 汉 曲也。’《古今乐録》曰:‘鐸,舞者所持也。木鐸制法度以号令天下,故取以为名……’隋书·乐志曰:‘《鐸舞》, 傅玄 代 魏 辞云“振鐸鸣金”是也。 梁 三朝乐第十八设《鐸舞》。’”
《国语辞典》:高才硕学(高才硕学)  拼音:gāo cái shuò xué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唐。李纲〈谏以舞人安叱奴为散骑常侍疏〉:「高才硕学,犹滞草莱。」也作「高才博学」、「高才大学」。
《漢語大詞典》:麦策花(麥策花)
古代舞人戴的冠饰。《文选·张衡〈东京赋〉》“冠华秉翟” 三国 吴 薛综 注:“冠华,以铁作之,上阔下狭,以翟雉尾饰之,舞人头戴。一行罗列八人,八八六十四人,谓今麦策花也。”
分類:舞人冠饰
歌舞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内四供之西北二供也。秘藏宝钥上曰:「金宝法业歌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