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舍支
【三藏法数】
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三藏法数】
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第二禅时,种种呵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则发第三禅之乐。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也。
【三藏法数】
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第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也。
著境不舍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欲境殊胜,自然无有耽恋。衰相现时,取著不舍,是为小衰相也。
舍不信意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于如来之法,常存正信之意,则无量法门,皆可从此而入,所谓信者道之源、功德之母也。设有不信之意,悉当除去,是为舍不信意。
舍不净行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受持如来戒法,常令三业清净,则一切烦恼不能染污。设有不净之行,悉当除去,是为舍不净行。(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舍悭贪心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以财法广施于人,盖财以资人之生,法以资人慧命,于此二者,时常乐行,则能饶益一切。设有悭贪之心,悉当除去,是为舍悭贪心。
舍愚痴心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以智慧之心照了诸法,通达无碍,不为惑业之所覆蔽;设有愚痴之心,悉当除去,是为舍愚痴心。
提舍尼配杖
【三藏法数】
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律云:此罪应发露也。盖言此罪轻于前之三罪,乃容对众发露悔过,故以杖罪配之。
由受心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心先受一切恶法,今或得戒得定,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是名由受心断坏故舍。
由势力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由净信力故,烦恼势力自然断坏,如弓放箭,势力尽时便止,是名由势力断坏故舍。
由作业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如所受恶法,作诸恶业,由改悔故,后更不作,是名由作业断坏故舍。
由事物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所施诸物,及所施为等事,皆悉断坏无常,是名由事物断坏故舍。
由寿命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所依寿命,有断坏故,是名由寿命断坏故舍。
由善根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起加行断坏欲界一切非色善法,是名由善根断坏故舍。(非色善法者,谓非色界善法,乃欲界之善法。根断即上生色界也。)
毗舍浮佛
【三藏法数】
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而为庄严劫中千佛之最后一佛也。(烦恼者,无明也。)
舍觉分
【三藏法数】
舍,即舍离。谓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