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口钳舌卷(口鉗舌卷)
形容缄默不语。 宋 苏舜钦 《投匦疏》:“况其身检命敕,已得为朝中官,则口钳舌卷,鲜肯言天下事。”
分類:缄默不语
《漢語大詞典》:口轻舌薄(口輕舌薄)
形容说话刻薄。《天雨花》第二五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誚谁人?” 钱锺书 《围城》一:“你得福不知,只管口轻舌薄取笑人家。”
分類:刻薄
《漢語大詞典》:口吟舌言
谓说话含糊不清。后汉书·梁冀传:“ 冀 字 伯卓 ,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记。” 李贤 注:“谓语吃不能明了。”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案:非口吃之谓也。口吟,口中喁喁私囈,听之不絶声,审之不成句,伤寒论中所谓 郑 声也。舌言,言出口即敛,不明白宣示,所谓含胡也。”
分類:含糊不清
《國語辭典》:口乾舌燥  拼音:kǒu gān shé zào
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乾燥口渴。如:「任凭他说得口乾舌燥,大家依然充耳不闻。」也作「口燥唇乾」。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口干舌焦(口乾舌焦)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口乾舌燥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口乾舌焦
见“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费尽口舌。汉。无名氏〈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作「口乾舌燥」。
《漢語大詞典》:焦唇乾舌
亦作“ 焦唇乾舌 ”。 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受困 会稽 ,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脣,一本作“ 唇 ”。亦省作“ 焦脣 ”。后汉书·何敞传:“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漢語大詞典》:焦唇干舌(焦唇乾舌,焦脣乾舌)
亦作“ 焦唇乾舌 ”。谓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孔子家语·屈节》:“孤尝不料力而兴 吴 难,受困 会稽 ,痛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孤﹞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 吴王 接踵而死。”脣,一本作“ 唇 ”。亦省作“ 焦脣 ”。后汉书·何敞传:“朝廷焦脣,百姓愁苦。”
《漢語大詞典》:焦唇敝舌
谓费尽口舌。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 中华民国 ,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分類:口舌
《分类字锦》:剪鸲鹆舌(剪鸲鹆舌)
异苑五月五日剪鸲鹆舌能学人语
分类:端午
《漢語大詞典》:坚额健舌(堅額健舌)
厚颜利口。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行诈,为民巫祝,以取釐谢,坚额健舌,或以成业致富。”
分類:厚颜利口
《國語辭典》:架舌头(架舌頭)  拼音:jià shé tou
搬弄是非。《金瓶梅》第一二回:「旁人见你这般疼奴,在奴身边去的多,都气不愤,背地里架舌头,在你跟前唆调。」
分類:搬弄口舌
《國語辭典》:尖嘴薄舌  拼音:jiān zuǐ bó shé
形容说话尖锐刻薄。《镜花缘》第三回:「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我看你只怕未必延龄,反要促寿哩。」
分類:尖酸刻薄
《國語辭典》:缄口结舌(緘口結舌)  拼音:jiān kǒu jié shé
紧闭嘴巴,舌头像打结一般,不敢发言。如:「当时大家都吓得缄口结舌,还有谁敢挺身而出?」也作「钳口结舌」、「钳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