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6,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
喉舌
饶舌
百舌
舌本
口舌
结舌
鸡舌
笔舌
舌头
雀舌
长舌
舌端
三寸舌
卷舌
吐舌
《國語辭典》:喉舌  拼音:hóu shé
1.咽喉与口舌。
2.比喻掌握机要,负责传达国君命令的重要官员。《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汉。扬雄尚书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
3.比喻口才、言辞。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八。杂说下》:「昔魏史称朱异有口才、挚虞有笔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辞本异。」
4.比喻代言人。如:「民意代表是人民的喉舌。」
5.比喻要害之处或交通要道。《南齐书。卷四八。刘绘传》:「南康是三州喉舌,应须治干。」
《國語辭典》:饶舌(饒舌)  拼音:ráo shé
多话。唐。白居易 酬严给事诗:「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红楼梦》第六六回:「贾琏还要饶舌。湘莲便起身说:『请兄外坐一叙,此处不便。』」
《國語辭典》:百舌  拼音:bǎi shé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似伯劳而小,全体黑色,喙甚尖,色黄黑相杂,鸣声圆滑,善于摸拟各种鸟鸣。也称为「山麻雀」。
《漢語大詞典》:百舌鸟(百舌鳥)
鸟名。又名乌鸫。益鸟。喙尖,毛色黑黄相杂,鸣声圆滑。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反舌无声” 汉 郑玄 注:“反舌,百舌鸟。” 阿英 《花鸟争奇》:“百舌鸟挺身而应:‘我凤凰王居牡丹之先,何害?’”
《國語辭典》:舌本  拼音:shé běn
舌根部位。《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本间强。」
分類:舌根舌头
《國語辭典》:口舌  拼音:kǒu shé
1.说话的器官。《易经。说卦》:「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2.劝说,交涉时的言语、言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咱非六国愚主,怎被你口舌所能摇撼?」
3.言语上的争吵、争执。《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我是个良善人家,从不曾同人口舌,经官动府。」
4.谈论、评论。《红楼梦》第七七回:「这才乾净,省得旁人口舌。」
《國語辭典》:结舌(結舌)  拼音:jié shé
因恐惧或理屈智竭而说不出话来。如:「他被人逼问得张嘴结舌,答不上话来。」《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及京兆尹王章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
《國語辭典》:鸡舌(雞舌)  拼音:jī shé
含于口中用以清除口臭的香料。唐。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龙涎、鸡舌悉是香名。」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國語辭典》:笔舌(筆舌)  拼音:bǐ shé
笔和舌都是用以表达人类的思想及意念,故借为文章或言论。汉。扬雄《法言。问道》:「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唐。柳宗元送徐从事北游序〉:「及于物,思不负孔子之笔舌。」
《國語辭典》:舌头(舌頭)  拼音:shé tou
1.具有摄食、分辨滋味、协助发音、咀嚼的器官。《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2.讲閒话。《金瓶梅》第五一回:「有桩事儿,我也不是舌头,敢来告你说。」
《國語辭典》:雀舌  拼音:què shé
1.一种上等的茶叶。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宋。梅尧臣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2.植物名。天南星科石菖属。石菖蒲的变种。叶短小细狭,长不及三公分。也称为「细叶菖蒲」。
《國語辭典》:长舌(長舌)  拼音:cháng shé
比喻好扯閒话,搬弄是非。《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西游记》第四回:「泼毛神,休誇大口,少弄长舌!」
《漢語大詞典》:舌端
(1).舌尖,舌头。《韩诗外传》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辞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有时偶涉诗书,亦係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
(2).舌所以言,因引申为言词。北齐书·卢文伟传:“ 询祖 词情艷发,早著声名,负其才地,肆情矜骄,京华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是时 游 夏 辈,不敢措舌端。”
《國語辭典》:三寸舌  拼音:sān cùn shé
形容能言善道,擅长辞令的口才。《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也作「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之舌」。
《國語辭典》:卷舌  拼音:juǎn shé
1.不说话。《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也作「捲舌」。
2.将舌尖往后翘。如:「卷舌音」。也作「捲舌」。
《國語辭典》:吐舌  拼音:tǔ shé
伸出舌头。表示惊讶的动作。《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