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舆地(輿地)  拼音:yú dì
1.语本《淮南子。原道》:「以天为盖,以地为舆。」指土地。《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唐。司马贞。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
2.地图。《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江都易王刘非传》:「及拜爵封侯之赏,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陈图。」南朝梁。萧统〈谢敕赉地图启〉:「汉氏舆地,形兹未拟。」
《漢語大詞典》:舆地图(輿地圖)
地图。《史记·三王世家》:“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 司马贞 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 元 周伯琦 《野狐岭》诗:“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在一个朋友座中,见一张东三省舆地图,非常精细,连村庄地名俱有。”
分類:地图
《漢語大詞典》:舆地图(輿地圖)
地图。《史记·三王世家》:“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 司马贞 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 元 周伯琦 《野狐岭》诗:“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在一个朋友座中,见一张东三省舆地图,非常精细,连村庄地名俱有。”
分類:地图
《国语辞典》:舆地志(舆地志)  拼音:yú dì zhì
地理书。《南史。卷六九。顾野王传》:「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
分类:地理理书
《漢語大詞典》:舆地书(輿地書)
地理书。 清 冯桂芬 《采西学议》:“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阨塞风土物产,多 中 人所不及。”
分類:地理理书
《国语辞典》:舆地广记(舆地广记)  拼音:yú dì guǎng jì
书名。宋欧阳忞撰,三十八卷。先叙历代疆域,提其纲要,列出宋代郡县之名,附见前代州邑。
分类:书名疆域
《漢語大詞典》:湛浊(湛濁)
(1).沉湎。墨子·非乐上:“湛浊于酒,渝食于野。” 孙诒让 间诂:“ 江 云:‘湛浊,沉湎也。言饮酒无度。’……案:湛、沉通, 江 説得之。”
(2).泥滓污浊。艺文类聚卷六引《神农书》:“湛浊为地。”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 杨倞 注:“湛读为沉,泥滓也。”
(3).指舆地,地理。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地志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國語辭典》:方志  拼音:fāng zhì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跟人文的书。《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也作「地方志」。
《漢語大詞典》:山经(山經)
(1).山海经的简称。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赞:“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放哉!”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方 夏 鼎之瓌异,类《山经》之俶诡。”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夏 禹 敷土,实著《山经》。”
(2).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唐 韩愈 《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説,皆所详悉。” 宋 欧阳修 《菱溪大石》诗:“山经地誌不可究,遂令异説争纷紜。” 清 黄宗羲 《周云渊先生传》:“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算法……莫不各有成书。”
《漢語大詞典》:龙舆(龍輿)
(1).高大轩敞的车舆。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九:“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繽纷子,良马骋龙舆。”
(2).由龙拉的车舆。 隋炀帝 《步虚词》之二:“翠霞承凤輦,碧雾翼龙舆。”
(3).天子的车舆。 唐 武三思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
(4).借指皇帝。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犀甲逃荒谷,龙舆落海湾。”
(5).指皇帝的统治区。舆,舆地。 明 屠隆 《綵毫记·誓死不从》:“龙舆板荡, 唐 室正瞻乌。”
《国语辞典》:一统志(一统志)  拼音:yī tǒng zhì
书名。记载全国舆地之书,元明清三代皆有。今通行者为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和坤等奉敕所撰。嘉庆时又经重修,三百四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