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宥韵》:芳臭
诗谱序: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
《漢語大詞典》:香臭
气味。灵枢经·脉度:“肺气通於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汉 郑玄 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1).芳香与腐臭。 唐 张九龄 《杂诗》之五:“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2).比喻好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朝闻道夕死可矣,夫辅人以篡夺,而分其富贵,是果何道哉?末世之士,不知世间香臭至於如此,亦可哀矣。”
《漢語大詞典》:逐臭夫
见“ 逐臭之夫 ”。
《國語辭典》:逐臭之夫  拼音:zhú chòu zhī fū
追逐臭味的人。后用以比喻有怪癖的人。《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所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分類:嗜好怪僻
《國語辭典》:臭气(臭氣)  拼音:chòu qì
恶臭难闻的气味。如:「臭气冲天」、「臭气薰人」。《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如今自己挑了黄匆匆的一担把把,这臭气怎生受得?」
《韵府拾遗 阳韵》:臭香
礼记:季夏之月,其味甘,其臭香。注: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属之。
《漢語大詞典》:臭恶(殠惡)
腐臭粗劣。汉书·杨恽传:“ 冒顿 单于得 汉 美食好物,谓之殠恶。”
分類:腐臭粗劣
《高级汉语词典》:臭恶
腐臭粗劣
《國語辭典》:腐臭  拼音:fǔ chòu
腐烂恶臭。如:「肉类不放在冰箱里,很快就腐臭了。」
《漢語大詞典》:乳臭儿(乳臭兒)
(1).幼儿。
(2).对年轻人的蔑称,谓年幼无知。 唐 白居易 《悲哉行》:“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明史·樊维城传:“今 魏良卿 、 良栋 、 鹏翼 ,白丁乳臭儿,并叨封爵。”
《國語辭典》:臭皮囊  拼音:chòu pí náng
1.因躯壳内储存了种种不洁的东西,如痰、粪、尿等,故称为「臭皮囊」。比喻人的躯壳。《孤本元明杂剧。女姑姑。第四折》:「终朝填满臭皮囊,何日超凡登彼岸。」《红楼梦》第八回:「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也称为「皮囊」。
2.人的尸骸。
《国语辞典》:臭名  拼音:chòu míng
恶名。《红楼梦》第六五回:「到那时,白落个臭名,后悔不及。」
分类:臭名恶名
《漢語大詞典》:鹘臭(鶻臭)
犹狐臭。古尊宿语录·襄州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儞若是箇衲僧,乍可冻杀饿杀,终不著儞鶻臭布衫。”
分類:狐臭
《漢語大詞典》:贻臭(貽臭)
留下恶名。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生为众人恨,死为众鬼怜。寄语二心臣,貽臭空万年。”
分類:留下恶名
《國語辭典》:腥臭  拼音:xīng chòu
腥臊恶臭。《书经。吕刑》「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其所以为德刑者,发闻于外,惟乃皆腥臭,无馨香也。」《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明将盥漱,闻水腥臭,侍者授衣,衣服亦臭。」
分類:腥臭
《國語辭典》:臭虫(臭蟲)  拼音:chòu chóng
壁虱的别名。参见「壁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