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惩责(懲責)
(1).知前失而自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猫怪》:“以言遭楚,猫应自悔,然犹以駟不及舌,痛自惩责。乃人也,每以多言取祸,反怨天尤人,不克自省,诚此猫之不若矣。”
(2).责罚。 梁启超 《亡羊录》:“盖 天津 至 镇江 、 上海 至 南京 各铁路,则以惩责食言为名。”
《國語辭典》:失敬  拼音:shī jìng
待人不周,有失礼数。多为对人自责疏忽的客套话。《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道:『原来是蘧老先生的令公孙,失敬了。』」
《漢語大詞典》:浚泉
《诗·邶风·凯风》:“爰有 寒泉 ,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浚 , 春秋 卫 邑名。后因以“浚泉”为孝子不能事母而自责之典。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 浚 泉之有冽,今痛 防 墓之未迁。”
《國語辭典》:该死(該死)  拼音:gāi sǐ
所做所为应受到死亡的惩罚。是自责或责备他人的话,多表示厌恶、怨恨或惶恐。《儒林外史》第三回:「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实在该死,只求大帅栽培。」
《漢語大詞典》:修意
修正心志意念,谓内省自责。国语·周语上:“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 韦昭 注:“意,志意也。谓邦国之内有违闕不供日祭者,先修志意以自责也。”
《漢語大詞典》:讼过(訟過)
谓自责其过失。 宋 陆游 《岁暮感怀》诗:“讼过岂不力,寿非金石坚。”
分類:自责过失
《國語辭典》:捶胸  拼音:chuí xiōng
怒极或痛极时用手捶打自己的胸膛。如:「乍闻母亲去世噩耗,他捶胸大哭,不能自抑。」
《漢語大詞典》:毁服
(1).降低官服等级表示自责。后汉书·窦宪传:“ 宪 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资治通鉴·汉章帝建初八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毁服,犹降服也。”
(2).谓除去官服改为常装。晋书·忠义传·桓雄:“ 承 为 敦 将 魏乂 所执,佐吏奔散。 雄 与西曹 韩阶 、从事 武延 并毁服为僮竖,随 承 向 武昌 。”
《國語辭典》:自谴(自譴)  拼音:zì qiǎn
自我反省谴责。如:「这并非你一个人的责任,不要再自谴了。」
《漢語大詞典》:脱簪珥
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宣姜后:“ 宣王 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 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亦省作“ 脱簪 ”。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明史·左光斗传:“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及闻 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漢語大詞典》:内过(内過)
内心自责。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二序:“ 皮子 为之内过曰:‘吾之道,不足以济时,不可以备位。又手不提桴鼓,身不被兵械,恬然自顺,怡然自乐,吾亦为 许 师之罪人耳。’”
分類:内心自责
《漢語大詞典》:愧咎
惭愧而自责。明史·弋谦传:“朕於 谦 一时不能含容,未尝不自愧咎。”
分類:惭愧自责
《漢語大詞典》:两让(兩讓)
双方各自责让。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疑狱得情而弗喜,宿讼两让而同归。”隋书·循吏传·辛公义:“后有欲諍讼者,其乡閭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漢語大詞典》:商祈
古代传说, 汤 之时七年旱, 汤 以五事(一说六事)自责,祷于 桑林 ,立时得雨。见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后用为典实。 明 李东阳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应 商 祈。”
《漢語大詞典》:逊愧(遜愧)
自责而惭愧。宋书·武帝纪中:“ 文思 事源,远近所知,去秋遣 康之 送还 司马君 者,推至公之极也,而了不逊愧,又无表疏。”
分類:自责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