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负(自負)  拼音:zì fù
1.自行负责。如:「文责自负」、「不论情况如何,他都要自负盈亏。」
2.自以为了不起。如:「自负不凡」。《后汉书。卷三四。梁统列传》:「竦生长京师,不乐本土,自负其才,郁郁不得意。」《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劳航芥初同金道台一干人见面,很觉自负,眼睛里没有他人。」
《国语辞典》:謇谔自负(謇谔自负)  拼音:jiǎn è zì fù
正直敢言且自许甚高。《明史。卷一九六。夏言传》:「性警敏,善属文。及居言路,謇谔自负。」
《国语辞典》:文责自负(文责自负)  拼音:wén zé zì fù
因文章引起的责任问题,由作者自行担负。为报章杂志常见用语。
《國語辭典》:自负不凡(自負不凡)  拼音:zì fù bù fán
自以为高明、不平凡。多流露高傲自负的态度。《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姑娘,你且莫自负不凡,把天下英雄一笔抹倒。」也作「自命不凡」。
《高级汉语词典》:自负盈亏  拼音:zì fù yíng kuī
企业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國語辭典》:自矜  拼音:zì jīn
自己誇耀。《老子》第二二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自矜伐功,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國語辭典》:自大  拼音:zì dà
1.誇大。《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2.妄自尊大。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國語辭典》:自恃  拼音:zì shì
倚仗、仗恃。《三国演义》第五二回:「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曰:『刘备若来,某二人愿为前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
《國語辭典》:矜持  拼音:jīn chí
谨慎言行,拘谨而不自然。《晋书。卷八○。王羲之传》:「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南朝宋。鲍照答客〉诗:「爱赏好遍越,放纵少矜持。」
《漢語大詞典》:自尚
自高;自负。新唐书·高霞寓传:“ 霞寓 能读春秋及兵法,颇以感概自尚,狡譎多变。”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常夷》:“ 唐 建康 常夷 ,字 叔通 ,博览经典,雅有文艺,性耿正清直,以世业自尚。”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下》:“ 完淳 是诗人,而又以气节自尚。”
分類:自高自负
《漢語大詞典》:自挟(自挾)
犹自恃;自负。 元 方回 《送刘都事五十韵》:“南者据都曹,不以贵自挟。”
《國語辭典》:顾影(顧影)  拼音:gù yǐng
看著自己的形影。唐。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國語辭典》:昂昂  拼音:áng áng
1.高傲出群。《文选。屈原。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
2.志节高尚,气度不凡。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颙颙卿士,昂昂侯甸。」
《漢語大詞典》:孝廉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载: 晋 吴郡 人 张凭 举孝廉,自负其才,造访 丹阳 尹 刘惔 ,与诸贤清谈,言约旨远,一坐皆惊。 刘 延之上坐,留宿至晓。 张 还船,须臾, 刘 遣使觅 张孝廉 船,同侣惋愕。 刘 与 张凭 即同载诣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抚军称善,即用 张 为太常博士。时人荣之。后遂以“孝廉船”为褒美才士之典。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觐省》诗:“寧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唐 杜甫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云深驃骑幕,夜隔孝廉船。”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抑扬中散曲,飘泊孝廉船。” 郁达夫 《留别沈涛青》诗:“醉来情易动,泣上孝廉船。”
《國語辭典》:骄矜(驕矜)  拼音:jiāo jīn
傲慢、自大。《韩非子。难一》:「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