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藏
自行隐藏。 汉 贾谊 《惜誓》:“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 明 吴承恩 《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东宪副序》:“ 度 , 承恩 之表孙也,自爱自藏,抑然於儕辈之后。”
自以为美好。藏,通“ 臧 ”。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各持满而自藏,非彼而是我,不知所为短,不悟于己未足。”
《國語辭典》:自转(自轉)  拼音:zì zhuàn
天体自绕其轴而旋转。
《漢語大詞典》:自隐(自隱)
(1).自行隐藏。庄子·缮性:“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2).衡量自己。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观絶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 尹知章 注:“隐,度也。”
(3).自己思量。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自隐心偏,儿復何曾眼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恨他,恨他,索甚言破?是他须自隐。”
(4).自己瞒骗自己。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妾身谋成不谋败,学士宜假不宜真,不信不自隐。”
《漢語大詞典》:自释(自釋)
(1).自我解释。吕氏春秋·上德:“太子不肯自释,曰:‘君非 丽姬 ,居不安,食不甘。’遂以剑死。” 唐 元结 《文编序》:“叟之命称,则著于自释云。”
(2).自行宽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元帝 在 江 荆 间,復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乃至倦剧愁愤,輒以讲自释。” 唐 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心病言少次第,不足远寄,但用自释。”宋史·田景咸传:“性鄙吝,务聚敛……后罢镇,常忽忽不乐。妻识其意,引 景咸 徧閲囊储, 景咸 方自释。”
《漢語大詞典》:自直
(1).自然伸直。《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汉 邯郸淳 《孝女曹娥碑》:“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鏤而雕。”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一:“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2).自行申辩,证明自己的正直。 唐 韩愈 《赠崔复州序》:“虽然,幽远之小民,其足跡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乡里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於县吏乎?”宋史·黄震传:“既至,发 溥 姦赃数十事, 溥 坐废;而 震 亦为 溥 讼,夺一官。罢,畏 谓 权,不敢自直,及 谓 贬,乃復官。”
《國語辭典》:自决(自決)  拼音:zì jué
1.自杀、自尽。《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唐。白居易 祭小弟文:「昔尔孤于地下,今我孤于人间,与其偷生而孤苦,不若就死而团圆,欲自决以毁灭,又伤孝于归全。」
2.事情由自己决定或解决。如:「民族自决」。《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
《漢語大詞典》:自置
(1).自行设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始, 悼惠王 得自置二千石。”
(2).犹自居。后汉书·符融传:“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
(3).谓自置其身。 宋 苏辙 《过韩许州石淙庄》诗:“将追 赤松 游,自置青云外。”
《國語辭典》:自毙(自斃)  拼音:zì bì
自趋灭亡。《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国语辞典》:自销(自销)  拼音:zì xiāo
生产者自行销售。如:「自产自销」。
《漢語大詞典》:自蔽
自行掩蔽。谓为自己的成见所囿,无视客观实际。汉书·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魏书·高祖纪上:“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 清 戴震 《答郑丈用牧书》:“其得於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
《漢語大詞典》:指射
(1).犹指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既闻被水贫乏者六百餘家,於左藏南库每家支钱五贯,仍许於沿 江 地指射盖屋。”
(2). 宋 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如近日三司献言,使天下郡选一人催驱三司文字,许之先次指射,以酬其劳。”宋史·选举志五:“ 川峡 、 闽 、 广 ,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
《國語辭典》:放溜  拼音:fàng liù
1.舟顺流自行。南朝梁。元帝〈早发龙巢〉诗:「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
2.大雨时陆上水流如河,称为「放溜」。
分類:陆上水注
《漢語大詞典》:自供
(1).自行供给。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此天下之良法,使民自供,初无所扰,何待丰岁?” 明 钱澄之 《田家苦》诗:“老夫生计苦疏慵,学稼东皋拟自供。”
(2).受审人自述案情,招认罪状。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但行兇非止一人,据 革 自供当时逃散,不记姓名。”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执问涂厕人, 豫让 乃自供:欲报 智伯 仇,故变名为佣。”
《漢語大詞典》:辄行(輒行)
擅自行使。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徵 卓 为少府, 卓 不肯就,上书,輒行前将军事。”
《國語辭典》:自赎(自贖)  拼音:zì shú
1.捐献资财入官以赎罪或立功赎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宋史。卷四七七。叛臣列传下。李全下》:「义深走金,安用杀林、德自赎。」
2.泛指自我赎罪。宋。曾巩〈进太祖皇帝总序状〉:「仰负恩待,无以自赎。」
3.自行解脱。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使恃才薄行者自赎于烦辱,以能见忌者骋力于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