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漏自性
【三藏法数】
谓六根对于六尘,而起贪瞋痴等烦恼诸惑,由惑造业,遂招三界生死,是则惑自性业为有漏之因,是名漏自性。(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集性自性
【三藏法数】
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经云:即三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性自性
【三藏法数】
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是名性自性。
相性自性
【三藏法数】
览而可别曰相。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相形于外故,是名相性自性。
大种性自性
【三藏法数】
大种,即地、水、火、风四大之种子也。无处不有,故名为大。言大种性自性者,谓四大种各有自性也。大种本通凡圣,今约圣报而言,即此大种性自性,是法性五阴之果,是名大种性自性。(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言法性五阴者,谓如来转生死五阴而成法性五阴,盖即色是真常之色,乃至即识是真常之识是也。)
因性自性
【三藏法数】
因即能生为因。谓前所證大种之果,必有所起之因,即是第一义因心也,是名因性自性。
成性自性
【三藏法数】
成,即成就。谓因、缘合而成果也。盖成就如来第一义果德之性,是名成性自性。
性自性空
【三藏法数】
谓于当念观一切所生之法,悉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自生之性,是为性自性空。
自性妄想
【三藏法数】
谓妄执根尘等法,各有体性,不相混滥,是名自性妄想。
【三藏法数】
谓执持诸法,起自性见,以自为是,馀皆为非,是名自性妄想。
高下流注,不动自性
【三藏法数】
谓众生真如之心,随缘流注,而性常湛然不动。犹水随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动自性也。
随器方圆,不失自性
【三藏法数】
谓众生真如之心,普遍诸有为法,而自性不失。犹水之随器方圆,而不失自性也。
自性无记业
【三藏法数】
自性无记者,谓无记性所作,非善因缘,亦非不善因缘,是为不增长业也。(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自性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非常非灭,性本自空,故名自性空。
冥初自性
【三藏法数】
谓此外道,以八万劫前之事,冥然不知之处,昧为自性,故云冥初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