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俞自得,号吟隐,金华(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四十二名。事见《月泉吟社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年二十扣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晖。字自得。会稽张氏子。甫二十。叩真歇于长芦。微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坐起。往圣僧前烧香。而宏智适至。忽见顿明前话。次日入室。智可之。许为室中真子。绍兴丁巳。开法普陀。徙万寿。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补净慈。七年。退归雪窦而化。丕相魏公尝曰。自得。如深云中片石。石窗。则空门御史也。诸方以为名言。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
自得禅师。名慧晖。乃会稽张氏之宠子也。自少割爱辞亲。得度于澄炤寺。孤锡云游。见长芦真歇。以为有所證。于闪电机下。竟南归。所遇丛社如逆旅。一阅而弃之。遂投谒于觉宏智和尚。宏智威德自在。道望隆当世。当世见者。皆为神悚。晖独心负所畜。不藉通词。特拟观光。于座下。宏智熟视晖而容之。晖微疑其所以。乃自请挂塔。宏智召晖。至榻前。诘以宝镜颂。晖骤进语。智正色。遣出之。晖乃折节自悔。从前宝惜一齐放下。一夕正往圣僧前烧香。适宏智来前。晖见之。顿悟大旨自尔。问答无滞。得授记莂焉。绍兴丁巳。开法补陀。驰其提唱。语于宏智。宏智大悦。其语曰朔风凛凛扫寒林。叶落归根露赤心。万派朝宗舡到岸。六窗虚映芥投针。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閒閒耀古今。户外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又曰。释迦老子穷理尽性。金口敷宣一代时教。珠回玉转。被人唤作拭不净故纸。达磨祖师以一乘法。直指单传面壁九年。不立文字。被人唤作壁观婆罗门。且道作么生行履。免被傍人指注。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又曰。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诸人还委悉么。野老不知尧舜力。鼕鼕打鼓祭江神。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云虽动而常閒。月虽晦而弥炤。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于是补陀风范与天童并峙。其迁万寿。次吉祥。又雪窦。皆名公巨卿为之劝请。淳熙丙申。有诏补净慈。上堂曰。皮肤脱落绝方偶。明了身心一物无。妙入道寰深静处。玉人端驭白牛车。妙明田地达者还。稀识情不到唯證。方知白云儿灵。灵。自炤青山父卓卓。常存机分顶后光智契。劫前眼所以道。新丰路兮峻仍皾。新丰洞兮湛然沃。登者登兮不动摇。游者游兮莫忽速。亭堂虽有到人稀。林泉不长寻常木。诸禅德向上一著。尊贵难明琉璃殿。上不称尊翡翠。帘前还合伴正与么。时针线贯通真宗。不坠合作么生施设。满头白发离岩谷。半夜穿云入市廛。当是时大振曹洞宗风者。多出宏智之门。瑞岩有石窗恭。光孝有了堂彻。常州善权有法智。而闻庵居翠岩。法真居清凉。乃至大洪长芦皆属焉。以故净慈典职班序者。半皆诸方弟侄。酬唱叶谐。称为新丰正韵也。庚子秋。退归雪窦。白发垂肩。逍遥怡怿。爱携禅客。谈空白日。而笑落青山。常作偈曰。重重去尽自平常。春煖风和日渐长。户外鸟啼声细碎。岩花狼藉满山房。以癸卯冬月二十九。沐浴而逝。痊于明觉塔右。 赞曰。晖公以奇隽之。姿英发锐。上睹影响。于掣电光中。便肯承当。及入天童炉鞴镕成大器。辄能振大声。以达九重。其境何顺也。细简今古。匪流则亢矣。公乃履满不溢。顺而能节。抑何谦以退也。芳型在望。不禁高山仰止之思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慧晖,字自得,姓张氏,会稽人也。幼依澄照道疑染削,进具。年二十,扣真歇于长芦,微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定,回往圣僧前热香,宏智适至,晖见之顿悟前语。次日入定,智举堪嗟去日颜如玉,郤叹回时𩯭似霜。晖曰:“其入离,其出微。”自尔问荅无滞,智许为室中真子。绍兴丁巳,开法普陁,徙万寿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敕主净慈,上堂:“朔风凛凛扫寒林,落叶归根露赤心。万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虚映芥投针。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间间曜古今。户外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又云:“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云虽动而常间,月虽晦而弥照。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又尝举风幡䛡,乃曰:“风幡动处著得个眼,即是上座。风幡动处失郤个眼,即是风幡。其或未然,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岩房雨过昏烟净,卧听凉风生竹林。”七年秋,退归雪窦。十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夜,沐浴而逝,塔于明觉之左。后有晦翁悟明者,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皋亭,才礼拜,亭便打,僧再拜,又打。趋去,僧回举似夹山,山云:会否?云:不会。山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去。应庵拈云:皋亭一期忍俊不禁,争奈拄杖放行太速,当时此僧,莫道皋亭夹山,便是达摩也应斩为三段。明云:皋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应庵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嘉定十年,明纂修《联镫会要》,至今传于丛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1183 【介绍】: 宋孟州济源人,字安道。傅察子。父死于金,从母徙居晋江。以荫补承务郎。为福建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使者李公懋,刚介好面折僚吏,独屈意待自得,委以讼牒。历知兴化军、漳州,所至有声绩。淳熙九年在福建转运司任。有《至乐斋集》。
全宋诗
傅自得(一一一六~一一八三),字安道,南渡后侨居泉州(今属福建)。察子。以荫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主管台州崇道观,通判漳州,知兴化军,以忤秦桧罢。孝宗即位,再知兴化军。召为吏部郎中。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改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寻主管武夷山冲佑观。淳熙十年卒,年六十八。有《至乐斋集》四○卷(《宋史》卷二○八),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八《朝奉大夫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傅公行状》。
全宋文·卷四六七六
傅自得(一一一六——一一八三),字安道,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以荫补承务郎,为福建提刑司干办公事,有能声,累迁至尚书吏部郎中。乾道九年,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寻迁本路计度转运副使。历知兴化、漳、宁国等州府,淳熙间累官浙东提刑、福建路转运使。淳熙十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至乐斋集》。见《朱文公文集》卷九八《傅公行状》,《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昌国人,字自得,号兰坡。应㒡弟。理宗绍定四年进士。调乌程尉。议毁淫祠,惟存徐孺子庙。邻邑有沈氏兄弟讼财,郡檄傃按实,委曲开谕,兄弟感悟,其争遂息。官至文林郎。
全宋诗
应傃,字自得,号兰坡,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调乌程尉。累官提点湖南刑狱。事见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一。
《国语辞典》:怡然自足  拼音:yí rán zì zú
欣悦自得的样子。《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三十馀年,而从无一日不怡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也作「怡然自得」。
分类:欣悦自得
《国语辞典》:优游不迫(优游不迫)  拼音:yōu yóu bù pò
从容不迫、閒适自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著痛快。」
《国语辞典》:悠閒自在  拼音:yōu xián zì zài
閒适自得,无所牵挂。如:「爷爷退休后,每天种花莳草,日子过得悠閒自在。」
《国语辞典》:悠哉悠哉  拼音:yōu zāi yōu zāi
1.思之不已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窈宨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比喻悠閒自得。如:「都快考试了,她还悠哉悠哉的晃来晃去,一点也不紧张。」
分类:不已自得
《国语辞典》:北窗高卧(北窗高卧)  拼音:běi chuāng gāo wò
语本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比喻悠闲自得。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国语辞典》:从容自在(从容自在)  拼音:cōng róng zì zài
沉著镇定,安然自得。《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为什么不把他捉住,倒随他从容自在的触槐而死呢?」
《國語辭典》:各得其所  拼音:gè dé qí suǒ
本指各获所需,各如所愿。语出《易经。系辞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后比喻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战国策。秦策三》:「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红楼梦》第五八回:「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國語辭典》:安贫乐贱(安貧樂賤)  拼音:ān pín lè jiàn
在贫贱的处境中能安逸自得。《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國語辭典》:踌躇满志(躊躇滿志)  拼音:chóu chú mǎn zhì
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自业自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作善恶之业而自受苦乐之果也。正法念经七,狱卒呵责罪人说偈曰:「非异人作恶,非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自得法
【三藏法数】
谓佛自行證得之法,与十方佛无增无减,是名自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