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自出
(1).自逃在外。《左传·成公十二年》:“ 周公 出奔 晋 ,凡自 周 无出, 周公 自出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 ﹝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 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5).甥之代称。《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 ,我之自出。” 杜预 注:“ 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 ﹝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 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5).甥之代称。《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 ,我之自出。” 杜预 注:“ 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漢語大詞典》:自高
(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
(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
(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
(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漢語大詞典》:自任
(1).自信,自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隋书·李德林传》:“少以才学见知,及位望稍高,颇伤自任。”《新唐书·宪宗纪赞》:“ 德宗 猜忌刻薄,以彊明自任,耻见屈於正论,而忘受欺於姦諛。”
(2).自觉承担;当作自身的职责。《孟子·万章下》:“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慎子·民杂》:“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是以古人不患於念治之心不尽,患於自任之意不足,此诚人主使之然也。”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3).犹自禁,自己承受。《魏书·北海王详传》:“ 北海 叔奄至倾背,痛慕抽慟,情不自任。” 宋 杨万里 《夜读诗卷》诗:“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
(2).自觉承担;当作自身的职责。《孟子·万章下》:“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慎子·民杂》:“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是以古人不患於念治之心不尽,患於自任之意不足,此诚人主使之然也。”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3).犹自禁,自己承受。《魏书·北海王详传》:“ 北海 叔奄至倾背,痛慕抽慟,情不自任。” 宋 杨万里 《夜读诗卷》诗:“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
《國語辭典》:郎君 拼音:láng jūn
1.称谓:(1)对男子的尊称。《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某隐居在西岳,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径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对贵公子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后为对他人子弟的敬称。《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杨素归谓家人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当否?』素恃己有功,于帝多呼为郎君。」(4)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郎君将此儿归闽中,又在何处另结良缘?不知且从黄易两家之言,成了亲事。」
2.嫖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我劝你两个风流子弟,可也别寻一个合死的郎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我有两个人,都是仓官。」
2.嫖客。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我劝你两个风流子弟,可也别寻一个合死的郎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我有两个人,都是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