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坐镇(坐鎮)  拼音:zuò zhèn
驻地镇守。《陈书。卷二一。萧允传》:「公年德并高,国之元老,从容坐镇,旦夕自为列曹,何为方复辛苦在外!」《三国演义》第六一回:「丞相坐镇中原,富贵已极,何故贪心不足,又来侵我江南。」
《國語辭典》:游泳  拼音:yóu yǒng
1.在水中游动。《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
2.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人在水中以各种不同姿势划水前进。
《漢語大詞典》:在宥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郭象 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 成玄英 疏:“宥,宽也。在,自在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謐。”后因以“在宥”指任物自在,无为而化。多用以赞美帝王的“仁政”、“德化”。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在宥天下理,吹万羣方悦。”旧唐书·代宗纪:“今将大振纲维,益明惩劝,肇举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 广德 三年为 永泰 元年。”《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朕﹞乃於三月十九日即皇帝位於 大明殿 ,诞受维新之命,庸推在宥之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圣天子在宥如伤,虽游艺餘閒而诚求保赤之怀。”
分類:自在指任
《國語辭典》:閒散  拼音:xián sǎn
清閒少事。唐。元结漫酬贾沔州〉诗:「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閒散。」《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閒散,怏怏不平,怨谤无已。」
《漢語大詞典》: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漢語大詞典》:六天
(1). 汉 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礼记·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唐 孔颖达 疏:“ 郑氏 ( 郑玄 )谓天有六天。天为至极之尊,其体秪应是一,而 郑氏 以为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春秋纬》:‘紫微宫为大帝,又云北极耀魄宝。’又云:‘大微宫有五帝坐星,青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黄帝曰含抠纽。’是五帝与大帝六也。”后世帝王郊天之祭,如 唐 初之《显庆礼》,即用六天之说;至《开元礼》,遂废而不用。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照罪气宫,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漢語大詞典》:鸥闲(鷗閑)
谓鸥鸟闲暇自在。形容隐退者的悠闲生活。 宋 余靖 《留题澄虚亭》诗:“鱼戏应同乐,鸥闲亦自来。” 清 蒲松龄 《唐太史命作生志》:“泽车而乘款段,菊淡如人;小马而看盘伶,鸥闲似我。”
《漢語大詞典》:诏举(詔舉)
也称制举。指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录用人才。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陈龙图使高丽:“ 陈睦 ,字 子雍 …… 治平 中,詔举馆阁才行之士。”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后詔举经学,亦固辞。”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伏读 世祖章皇帝 圣训,屡詔举天下之才,下至山林隐逸,举贡监生,佐贰杂职,皆引见擢用。”参见“ 制举 ”。
《國語辭典》:制举(制舉)  拼音:zhì jǔ
1.制定选举人才的方法。《管子。宙合》:「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2.唐朝科举的一种,由天子亲试。《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
《漢語大詞典》:孤旅
(1).孤立无援的军队。南齐书·高帝纪赞:“庸发西疆,功兴北翰。偏师独克,孤旅霆断。”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下:“聚不聚,为孤旅。”
(2).独自在外的人。 宋 无名氏 《祝英台近》词:“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于右任 《踏莎行·送杨笃生》词:“共怜憔悴尽中年,那堪飘泊成孤旅。”
《國語辭典》:轻便(輕便)  拼音:qīng biàn
1.简单方便。《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庄绍光行李轻便,遂辞了萧、孙二人,独自一辆车子先走。」《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去了些扣头兑洋十六元有零,带在身边,再要轻便没有。」
2.轻盈便捷。《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公度善摄生,年八十馀,步履轻便。」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
《國語辭典》:魔王  拼音:mó wáng
1.佛家称天魔中的王,是妨害善事的鬼类。
2.比喻极端残酷,尽失人性的人。如:「你这个杀人魔王,即使下十八层地狱,也难以赎罪。」
《國語辭典》:优裕(優裕)  拼音:yōu yù
充足、富裕。如:「生活优裕」。《国语。周语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
《漢語大詞典》:神足
(1).神足通。佛教六通之一。指游涉往来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 晋 法显 佛国记:“我是女人,何由得先见佛?即以神足,化作转轮圣王,最前礼佛。”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释僧璩:“ 璩 案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一断疑网,二破邪见,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参见“ 六通 ”。
(2).犹高足。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凡此诸人,皆 潜 之神足。”
(3).神灵般的脚步。形容行走快速。 汉 应瑒 《驰射赋》:“驊騮激骋;神足奔越。终节三驱,矢不虚发。”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 六通四辟 ”。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3).谓通解六试题。宋史·仁宗纪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
《國語辭典》:悠游(悠遊)  拼音:yōu yóu
自得其乐。《金瓶梅词话》第九回:「只贪快乐恣悠游,英雄壮士报冤仇,天公自有安排处,胜负输赢卒未休。」明。王邦才〈辋川图赋〉:「余与客举杯而叹,抑何悠游之自得,既而烟光晚浓,揽辔而归,夕阳已下,灯月交辉。」
《漢語大詞典》:鸥心(鷗心)
指退隐者悠闲自在的心境。语本 宋 黄庭坚 《登快阁》:“此心吾与白鸥盟。” 明 袁宏道 《岁暮书怀得风字》之一:“树影溪纹路,鸥心鹤貌翁。” 明 张煌言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之三:“驯来龙性峥嶸在,狎罢鸥心汗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