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臣道
分类词汇
不臣臣事
七缺
乱臣贼子
其它辞典
司马道子(字 道子 琅邪王、会稽王 文孝王 )刘道怜( 荆州刺史、长沙王 景 )
长孙道生( 汝阴公、上党王 靖 )
萧道度( 衡阳王 元 )
萧道生(字 孝伯 始安王 贞 )
李道宗(字 承范 略阳郡公、任城王、江夏王 )
李道玄( 淮阳王 壮 )
冯道(字 可道 号 长乐老 燕国公、瀛王、始平郡公 文懿 )
耶律道隐(字 留隐 荆王 )
吴道昌(字 居慵 号 达行 泰和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4—403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道子。简文帝子。初封琅邪王。孝武帝太元初,拜散骑常侍,太元十年,谢安死,领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既为扬州总录。与帝酣歌为务,窃弄威权,势倾天下。封会稽王。安帝立,道子辅政,宠昵王国宝等,政刑谬乱,民怨沸腾,激起王恭起兵讨之。道子惧,杀王国宝等。而仍与子元显,大事聚敛,奢侈无度。隆安三年,委政元显,因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激起孙恩之变。元兴元年,桓玄举兵东下,破建康,道子被放逐,寻被鸩杀。全晋文·卷十七
道子字道子,简文帝第五子,与孝武同母,简文临崩,封为琅邪王,太元初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进骠骑将军,领司徒。寻领徐州刺史、太子太傅。复领扬州刺史,封会稽王。安帝即位,进太傅扬州牧,解徐州,后复解扬州司徒。元兴元年为桓玄所害,玄败追赠丞相,谥曰文孝王。(《世说·言语篇》注作「孝文王」。)有集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8—422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武帝中弟。初为国子学生,后从刘裕征讨,以战功封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裕代晋称帝,封长沙王,卒官。卒谥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0—451 【介绍】: 北魏代人。长孙嵩从子。道武帝爱其慎重,使掌机密。明元帝即位,除冀州刺史。太武帝立,进爵汝阴公,迁廷尉卿,以征柔然,大捷而还。后又征夏主赫连昌,为前驱,平其国。以功累除司空,加侍中,进封上党王。身为三司,衣不华饰,食不兼味。每建大议,多合时机。为将有权略,善待士众。卒谥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萧道成兄。与萧道成俱受学雷次宗,次宗赞之。随父征伐,仕至安定太守。卒于宋世。齐高帝建元初追封衡阳王,谥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字孝伯。萧道成兄。仕宋为奉朝请,卒于宋世。齐高帝建元初追封始安王,谥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0—653 【介绍】: 唐宗室。字承范。李道玄从父弟。初封略阳郡公。武德间授灵州总管,封任城王,逐突厥,振威武,边人悦服。贞观间拜鸿胪卿,历左领军、大理卿,又以功召拜刑部尚书,迁礼部尚书,改封江夏王。以坐赃下狱,免官削封邑。后复拜礼部尚书。以疾请居闲职,转太常卿。永徽初为长孙无忌诬,流象州,道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4—622 【介绍】: 唐宗室。高祖从父兄子。勇敢善战。武德元年封淮阳王,时年十五。后为洺州刺史。在下博与刘黑闼军战,阵亡,全军尽没。谥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2—954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东)人。唐末为刘守光幽州掾。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天成元年(926),拜端明殿学士,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改门下侍郎,户部、吏部尚书,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加尚书左仆射。末帝立,出为同州节度使,入为司空。后晋时,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少帝时,进封燕国公。后又历仕契丹、后汉、后周。广顺初,拜太师兼中书令。显德元年(954)卒。追封瀛王,谥文懿。道历事四朝,在相位20余年,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道好学能文,暇时唯以披诵吟讽为事。《旧五代史》谓其文“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吴处厚称其“诗虽浅近而多谙理”(《青箱杂记》卷七)。《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冯道集》6卷、《河间集》5卷、《诗集》10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及断句若干,《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1。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天祐中事刘守光为幽州掾。历晋王从事。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入洛。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平郡公。末帝嗣位。出为同州节度使。拜司空。晋灭唐。又事晋。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进鲁国公。少帝朝加太尉。进燕国公。罢为匡国节度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又事契丹。为太傅。汉祖立。又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又事周。广顺初拜太师中书令。显德元年卒。年七十三。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3 【介绍】: 辽皇族,字留隐。耶律倍第五子。生于后唐,倍遭害,年尚幼,为洛阳僧收养。太宗灭后唐,得还北方。景宗时,守南京。封荆王。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道昌(?—1640年),字居慵,号达行,南直隶滁州全椒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四年授行人司行人,崇祯元年奉使册封泰和王,崇祯四年考选河南道御史,巡按居庸、紫荆两关,墨吏皆望风解绶。督学顺天,政尚严察,细务必亲,虽京官有休沐例,亦以势格不得请,积劳而病,卒于京师。公性坦朴,及举荐犹布袍徒步,出使归里,却驺从乘蹇,与人交,无贵贱皆乐易,至今乡里称之。其尤加惠于邑者,则马价一议,锄奸猾,省扳报,又特上缓徵疏。建北门厢楼,以壮一邑之形胜云。
《漢語大詞典》:七缺
汉 何休 称夫道缺、妇道缺、君道缺、臣道缺、父道缺、子道缺、 周公 之礼缺为“七缺”。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公羊传》:“ 苏氏 谓 何休 《公羊》之罪人, 晁氏 谓 休 负《公羊》之学。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皆出於 何氏 ,其《墨守》不攻而破矣。” 翁元圻 注:“ 何氏 《作文諡例》云:七缺者, 惠公 妃匹不正, 隐 桓 之祸生,是为夫之道缺也。 文姜 淫而害夫,为妇之道缺也。大夫无罪而致戮,为君之道缺也。臣而害上,为臣之道缺也。 晋侯 杀其世子 申生 , 宋公 杀其世子 痤 ,是为父之道缺也。 楚 世子 商臣 弑其君 髡 , 蔡 世子 般 弑其君 固 ,是为子之道缺也。 桓 八年正月己卯蒸, 桓 十四年八月乙亥尝, 僖 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郊祀不修, 周公 之礼缺。是为七缺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