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悬鼗建铎(懸鞀建鐸)
语本《淮南子·氾论训》:“ 禹 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諭寡人以义者击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因以“悬鞀建鐸”指听取臣民意见。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观於今日諫諍设专官,民隐不上达,而始知圣人悬鞀建鐸,庶人传语之法善也。” 清 陈炽 《议院》:“泰西议院之法,本古人悬鞀设鐸,閭师党正之遗意。”
《漢語大詞典》:献纳函(獻納函)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主以 张业 、 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漢語大詞典》:献纳院(獻納院)
唐 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唐 之献纳院, 宋 之检院,古纳言也。”参见“ 匭院 ”。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國語辭典》:心在魏阙(心在魏闕)  拼音:xīn zài wèi què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楼观,其下两旁悬布法令,因用以代称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心在魏阙指不论身在何处,仍关心国事。也作「心瞻魏阙」、「心驰魏阙」、「心存魏阙」。
《国语辞典》:尸鸠之仁(尸鸠之仁)  拼音:shī jiū zhī rén
比喻人君以公平的态度对待臣民。参见「尸鸠之平」条。《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漢語大詞典》:暴内
(1).谓伤害臣民。周礼·夏官·大司马:“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郑玄 注:“内谓其国,外谓诸侯。” 贾公彦 疏:“暴内即上云‘贼贤害民’是也。”
(2).虐待妻子。 清 唐甄 潜书·夫妇:“好内非美德,暴内为大恶。”
《漢語大詞典》:七子均养(七子均養)
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语本诗·曹风·鸤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毛 传:“鳲鳩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 郑玄 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於下也。”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鳲鳩之仁也。”
《國語辭典》:齐王舍牛(齊王捨牛)  拼音:qí wáng shě niú
齐宣王看见一只用来祭祀的牛从堂前经过,正恐惧发抖,齐王不忍心,便叫人放了它。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后用以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殷帝去网,庶踵前修;齐王舍牛,实符本志。」
分類:帝王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