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贤臣(賢臣)  拼音:xián chén
才德兼具的贤明臣子。如:「圣主贤臣,相得益彰。」《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漢語大詞典》:洪崖
(1).亦作“ 洪厓 ”、“ 洪涯 ”。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 臣子 伶伦 的仙号。 汉 张衡 《西京赋》:“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将蹈 洪崖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轨。”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 洪厓 又拍肩。”
(2). 唐 张氲 号。相传他隐居 姑射山 得仙。参阅说郛卷三十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洪崖先生
《漢語大詞典》:中谢(中謝)
(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吕氏春秋·去宥:“有中谢佐制者,为 昭釐 谓 威王 曰:‘国人皆曰,王乃 沈尹华 之弟子也。’” 高诱 注:“中谢,官名也。佐王制法制也。”史记·张仪列传:“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 司马贞 索隐:“盖谓侍御之官。”
(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御笔曰:‘ 醴泉 县令 李君奭 可为 怀州 刺史。人莫测也。’ 君奭 中谢,上諭其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甲辰,以 悰 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及 悰 中谢,上劳之。” 胡三省 注:“既受命入谢,谓之中谢。”
(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夙夜战慄,以荣受忧。中谢。” 李善 注:“中谢,言臣诚惶诚恐,顿首死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中谢中贺:“今臣僚上表,所称诚惶诚恐及诚欢诚喜、顿首、稽首者,谓之中谢、中贺。自 唐 以来,其体如此。盖臣某以下,亦略敍数语,便入此句,然后敷陈其详。”
《漢語大詞典》:赐对(賜對)
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臣愚不敏,蒙恩赐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召对:“先是 宪宗 以天语微吃,以故赐对甚稀。” 清 胡天游 《特赠太仆卿周公墓志铭》:“制下所部,择贤才吏,胜治剧者,上公名,得召见赐对,称旨。”
《國語辭典》:式微  拼音:shì wéi
1.衰落、衰微。通常用以称国势、门祚、事业或某种社会运动的衰落。《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2.《诗经。邶风》的篇名。根据〈诗序〉:「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首章二句为:「式微,式微,胡不归?」
《國語辭典》:谋臣(謀臣)  拼音:móu chén
有谋略的臣子。《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敌国破,谋臣亡。」《三国演义》第一○回:「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漢語大詞典》:春朝
谓帝王春季接受诸侯、臣子朝见或诸侯、臣子春季朝见帝王。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三》:“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汉 贾谊 《新书·保傅》:“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唐 元稹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诗:“独倚破帘闲悵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宋 刘子翚 《和李巽伯春怀》:“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
《漢語大詞典》:疏封
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 唐 元稹 《追封王蟠母李氏等》:“朕宅帝位,思弘大孝,乃詔执事,追用疏封。” 唐 白居易 《崔元备张惟素郑覃陆瀍韦弘景赐爵制》:“赏不敢忘,爵不敢爱,尔宜疏封,服命而扬之。” 宋 张孝祥 《画堂春·上老母寿》词:“看取疏封汤沐,何妨频棹觥舡。”
奏疏;奏章。
《漢語大詞典》:汉臣(漢臣)
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 唐 杜牧 《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
《國語辭典》:下臣  拼音:xià chén
1.臣对君的谦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2.品德卑劣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漢語大詞典》:留中
(1).指将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宫禁之中,不交办。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 未央宫 ,留中不下。”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 诲 前后三奏,皆留中不行。”《孽海花》第二十回:“上头震怒,幸亏 龚尚书 善言解説,才把折子留中了。”
(2).指留在朝中任职。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诗:“拜闕奏良图,留中沃圣謨。”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 吴畏斋 自 鄂 召,过 京口 ……既而留中为大蓬,未几,遂以秘撰帅 荆 。”
《國語辭典》:乱臣(亂臣)  拼音:luàn chén
1.善于治国的能臣。《书经。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魏书。卷五三。李孝伯等传。史臣曰》:「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
2.作乱叛国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漢語大詞典》:殿陛
(1).御殿前的石阶。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本 武帝 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巖下室中,故号巖郎。”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諫官也。”
(2).宫殿上和石陛下。喻君主的臣子相见之际。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不知此制何为而輟,而殿陛之仪,渐相悬以相絶也?”
《國語辭典》:朝觐(朝覲)  拼音:cháo jǐn
1.臣子上朝谒见君主。《孟子。万章上》:「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也作「朝见」、「朝请」、「朝参」、「朝谒」。
2.信徒拜谒圣地、圣像。也作「朝圣」。
《國語辭典》:上朝  拼音:shàng cháo
1.旧日官吏入宫觐见皇帝,奏事议政。《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经国有体,必询诸朝,所以尚书置令、仆、丞、郎,旦旦上朝,以议时事。」
2.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