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诏示(詔示)
(1).谓以诏书告知臣下。 宋 王安石 《赐判汝州富弼乞赴安州避灾养疾诏》:“故兹詔示,想宜知悉。”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五·本朝岳镇海渎碑》:“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其理既成,其分当正,故兹詔示,咸使闻知。”
(2).犹教导。 严复 《〈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 蔡孑民 ﹞以为‘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 韦君宜 《似水流年·牺牲者的自白》:“我把先哲的诏示,同辈的期许,自己的信念,过去的斗争……等等一切,完全拉来组织成军,同我想死的念头作殊死战。”
(2).犹教导。 严复 《〈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 蔡孑民 ﹞以为‘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 韦君宜 《似水流年·牺牲者的自白》:“我把先哲的诏示,同辈的期许,自己的信念,过去的斗争……等等一切,完全拉来组织成军,同我想死的念头作殊死战。”
《國語辭典》:伏读(伏讀) 拼音:fú dú
1.拜读。表示恭敬地阅读。《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偶得古兵书,伏读经书,自谓可将十万。」《歧路灯》第九三回:「伏读高皇帝刊碑于国子监之门曰:『宋讷为祭酒,教的秀才,后来做官,好生的中用。』」
2.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拜读的用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伏读明诏,乃知圣思究尽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忧其末也。」《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伏读: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摺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2.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拜读的用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任苏杜郑仓传。杜畿》:「伏读明诏,乃知圣思究尽下情,然亦怪陛下不治其本而忧其末也。」《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伏读: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摺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漢語大詞典》:赐书(賜書)
(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记得一年或两年之前,蒙你赐书,指摘我在《阿Q正传》中写捉拿一个无聊的 阿Q 而用机关枪,是太远于事理。”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
(3).君王赐给的书籍。《汉书·叙传上》:“ 彪 字 叔皮 ,幼与从兄 嗣 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於财。”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未可知。”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
(3).君王赐给的书籍。《汉书·叙传上》:“ 彪 字 叔皮 ,幼与从兄 嗣 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於财。”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