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1
典故
1
词典
6
分类词汇
94
共101,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裹腰
恭带
乌角带
祛苴
冠带
襟带
玉带
金带
带围
鱼尾
腰镰
腰金
带眼
大圭
鞶帨
《漢語大詞典》:
裹腰
腰带。 清
孙鼎臣
《君不见》
诗:“船中健儿好身手,白布裹腰红帓首。”
分類:
腰带
《漢語大詞典》:
恭带(恭帶)
腰带。
《艺文类聚》
卷三九引 南朝 宋 谢庄
《侍东耕》
诗:“肃鑣奉晨发,恭带厕朝闻。”
分類:
腰带
《漢語大詞典》:
乌角带(烏角帶)
(1).镶有角质材料的黑色革制腰带。为古代官吏所服用。
《
元史·舆服志一
》
:“带八十有五,蓝鞓带七、红鞓带三十有六,乌角带二,黄鞓带、乌角偏带四十。”
(2).泛指官员服用的腰带。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梅女
》
:“汝本 浙江 一无赖贼,买得条乌角带,鼻骨倒竪矣。”
分類:
官员
角质
材料
服用
黑色
腰带
革制
官吏
《漢語大詞典》:
祛苴
腰带。 唐 樊绰
《
蛮书·蛮夷风俗
》
:“谓腰带曰佉苴。”
《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
:“王亲兵曰朱弩佉苴。佉苴,韦带也。”
《
新唐书·南蛮传下·骠
》
:“舞人服 南詔 衣、絳裙襦、黑头囊、金佉苴、画皮鞾,首饰袜额,冠金宝花鬘,襦上復加画半臂。”
分類:
腰带
《國語辭典》:
冠带(冠帶)
拼音:
guān dài
1.顶冠与腰带。
2.官家妆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部郎虽是旧主人,今见如此冠带换扮了,一时那里遂认得?」
3.习于礼教的人。《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矣。」
4.士族或贵人。《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分類:
冠带
帽子
戴帽子
男子
官吏
装束
封爵
服制
习礼
礼仪
腰带
束腰
打扮
士绅
官职
教化
《國語辭典》:
襟带(襟帶)
拼音:
jīn dài
1.衣襟与腰带。《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者七旬。」
2.山川屏障环绕,如襟如带。比喻形势险要。北周。王褒〈
故陕州刺史冯章碑
〉:「岩险襟带,山河枕倚。」
分類:
拱卫
衣襟
山川
防卫
贴近
控制
腰带
屏障
实用
环绕
监察
不可
似带
离之
险要
地理
形势
《國語辭典》:
玉带(玉帶)
拼音:
yù dài
1.古时达官贵人所服以玉为饰的腰带。《新唐书。卷一七一。李光进传》:「帝御通化门临送,赐珍器、良马、玉带。」
2.河川名。河北省大清河流至新镇县界,称为「玉带河」。
分類:
玉带
芍药
药品
品名
腰带
花色
纯白
贵官
官所
贵妇
《國語辭典》:
金带(金帶)
拼音:
jīn dài
以黄金装饰的衣带。《北史。卷五九。李贤传》:「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服也,以微申其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刘元普睡到三更,只见两个人幞头象简,金带紫袍,向刘元普扑地倒身拜下。」
分類:
金带
金饰
腰带
帝王
后妃
《國語辭典》:
带围(帶圍)
拼音:
dài wéi
带,衣带。带围指腰带的周围宽度。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魏芒慈母》:「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分類:
腰带
绕身
一周
长度
观察
身体
瘦损
壮健
《國語辭典》:
鱼尾(魚尾)
拼音:
yú wěi
1.鱼的尾部。唐。
白居易
〈
南池早春有怀
〉诗:「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唐。
杜牧
即事
诗:「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2.比喻眼角的皱纹。《金瓶梅》第二九回:「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定终须劳碌。」
3.一种古书版刻标识。在书叶中缝有鱼尾形的丙字标记,作为间隔文字或题记书名之用。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三出:「则见没掂三展花分鱼尾册,无赏一挂日子虎头牌。」
分類:
线装书
鱼尾
宫殿
腰带
殿屋
屋脊
书页
前端
末尾
中缝
尾部
下垂
饰物
标志
六部
《漢語大詞典》:
腰镰
腰带镰刀。亦指腰里所佩的镰刀。 唐
王绩
《采药》
诗:“腰鎌戊己月,负鍤庚辛日。” 宋
陆游
《农家歌》
:“腰鎌卷黄云,踏碓舂白玉。” 清 沈岸登
《尾犯·笋》
词:“记紫薑畦畔,载取腰鎌,山厨先煮。”
分類:
腰带
镰刀
《漢語大詞典》:
腰金
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金,亦指金印或金鱼袋。 唐
岑文本
《三元颂》
:“腰金鸣玉,执贄奉璋。”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不羡腰金照地光,蹔时假面弄
《西凉》
。” 元
于石
《咏毛惜惜》
:“古今无限腰金者,歌舞筵中过一生。”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四:“此后 闻人生 在宦途有蹉跌,不甚像意,年至五十,方得腰金而归。”参见“ 腰金衣紫 ”、“ 腰金拖紫 ”。
分類:
朝官
腰带
品级
以不
金饰
《國語辭典》:
带眼(帶眼)
拼音:
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
王安石
寄余温卿
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
沈端节
〈
薄倖。桂轮香满
〉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分類:
顺眼
腰带
带上
放宽
收紧
《漢語大詞典》:
大圭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
《
周礼·春官·典瑞
》
:“玉晋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
周礼·考工记·玉人
》
:“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郑玄 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谓之珽。” 孙诒让 正义引 戴震 云:“大圭,笏也。天子玉笏,其首六寸,谓之珽。”
分類:
大圭
佩玉
丁字
字形
用途
腰带
记事
备忘
《國語辭典》:
鞶帨
拼音:
pán shuì
大带与佩巾。汉。扬雄《法言。寡言》:「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
分類:
腰带
带和
妇女
雕饰
佩巾
华丽
辞采
毛巾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