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红晕(紅暈)  拼音:hóng yùn
中心颜色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如:「她气喘喘的跑过来,双颊泛起了红晕,看起来更加可人。」
《國語辭典》:赧然  拼音:nǎn rán
羞惭而脸红,难为情的样子。《韩诗外传》卷一○:「孟尝君赧然,汗出至踵。」《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东坡听说东书房相见,想起改诗的去处,面上赧然。」
《漢語大詞典》:赪颜(赬顔)
亦作“頳顏”。
1.犹红颜。指美色。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延长颈,奋玉身,摛朱脣,曜皓齿,頳颜臻,玉貌起。”
2.因羞愧或酒醉而脸红。 唐 韩愈 《朝归》诗:“顾影听其声,赬颜汗渐背。” 明 袁宏道 《答徐见可太府书》之二:“而横遭长者之施,赬颜甚矣。” 清 洪升 《长生殿·见月》:“就是赬颜微怒,泪眼慵抬,便千金何处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酣睡未醒,酒气犹芳,頳颜醉态,倾絶人寰。”
《國語辭典》:赧颜(赧顏)  拼音:nǎn yán
羞惭而脸红。《红楼梦》第一○九回:「宝玉想著早起之事,未免赧颜抱惭。」
《國語辭典》:惭赧(慚赧)  拼音:cán nǎn
羞愧脸红。《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出:「言之惭赧,只恐逆流难挽。」
分類:羞惭脸红
《國語辭典》:羞赧  拼音:xiū nǎn
害羞而面红。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二:「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袆恐孔明羞赧,乃贺曰:『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
《漢語大詞典》:赪面(赬面)
(1).古代某些少数民族以赤色涂脸,谓之“赬面”。 唐 元稹 《缚戎人》诗:“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於鶻。但逢赬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
(2).指赤红色的脸膛。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良玉 长身赬面,驍勇,善为左右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商丘三张:“赬面修髯,状貌奇伟。”
(3).因羞惭而脸红。 宋 廉布 《清尊录·狄氏》:“尼曰:‘夫人以设斋来院中,使彼若邂逅者,可乎?’ 狄氏 赬面摇手曰:‘不可。’”
《漢語大詞典》:赭颜(赭顔)
(1).因酒醉而脸红。 唐 李贺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诗:“送客饮别酒,千觴无赭颜。”
(2).指年轻人。因脸色红润,故称。 明 袁宏道 《乙巳元日》诗:“皓首赭颜俱入市,碧芽新鸟又成村。”
《漢語大詞典》:赩然
(1).赤色光耀貌。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未年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赩然。”
(2).因羞惭或生气而脸红。新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杀一义士,则四方解情,故乱臣贼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 汪 到任日, 满 侍读探请意指, 汪 赩然曰:‘我外廷乎?’乃止。”
《漢語大詞典》:赪然(赬然)
亦作“頳然”。 羞愧脸红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蕃 ﹞再入相,对 宪宗 曰:‘臣路逢中人送节与 吴少阳 ,不胜愤愤。’圣頳然。”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女頳然良久,嚶然而呻曰:‘吾稟老父之命,未能遽答先生,幸先生容之。’”
《漢語大詞典》:骍颜(騂顔)
因酒醉、羞愧而脸红。 宋 陆游 《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诗:“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騂颜。” 清 唐孙华 《英孙》诗:“渠倘生儿似客儿,我反騂颜愧生 瑍 。”
《漢語大詞典》:赧面
因惭愧而脸红。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书》:“中夜思之,痛心赧面。”
分類:惭愧脸红
《漢語大詞典》:赪怒(赬怒)
因发怒而脸红。 明 袁宏道 《送惟长先生归窆途中偶成》诗:“一斗憨憨睡宝池,大士心许佯赬怒。”
分類:发怒脸红
《漢語大詞典》:赧赧然
惭愧脸红貌。孟子·滕文公下:“观其色赧赧然,非 由 之所知也。” 朱熹 集注:“赧赧,慙而面赤之貌。”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九:“脸孔都泛红得异常,似乎有些赧赧然。”
《漢語大詞典》:讪筋(訕筋)
见“ 訕筋 ”。
亦作“ 訕觔 ”。 因羞惭或恼怒而脸红筋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訕筋,发村,使狠,甚的是软欵温存。” 王季思 注:“訕筋,犹云訕脸,即红面孔意。”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俺娘自做师婆自跳神,一会家难禁努目訕筋。”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诡媒求配》:“訕觔,发村,使狠,甚的个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