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
词典
7
分类词汇
55
共55,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分类词汇
(续上)
对子戏
墩子武生
短打武生
搽旦
袍带丑
髯口
上场诗
纱帽生
坤旦
浪旦
《漢語大詞典》:
对子戏
也称“二小戏”。戏曲名词。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两个脚色演唱的戏。如由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脚色演唱,则称“三小戏”。许多由歌舞和曲艺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对子戏和三小戏。
分類:
二小
小戏
戏曲
小旦
小丑
小生
脚色
演唱
《漢語大詞典》:
墩子武生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长靠武生的俗称。主要特点是扎“靠”(传统戏中武将的装束),穿厚底靴。如京剧
《长坂坡》
中的 赵云 、
《挑滑车》
中的 高宠 等。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漢語大詞典》:
短打武生
传统戏曲中脚色行当。武生的一种。同长靠武生相对。着短装,穿薄底靴,兼用长兵器和短兵器,大都表现步战。表演上重矫捷、灵活。如京剧
《三岔口》
中的 任堂惠 、
《十字坡》
中的 武松 。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生相
《國語辭典》:
搽旦
拼音:
chá dàn
传统戏曲角色之一。多扮演活泼或轻浮泼辣的女子。元杂剧中称花旦为「搽旦」。
分類:
杂剧
脚色
《漢語大詞典》:
袍带丑(袍帶丑)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
《昭君出塞》
中的 王龙 、
《斩黄袍》
中的 韩龙 等。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蟒袍
官服
丑角
《國語辭典》:
髯口
拼音:
rán kou
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
分類:
戏曲
演员
扮演
脚色
《漢語大詞典》:
上场诗(上場詩)
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 元 , 明 清 仍之。例如: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
第一折:“白髮刁骚两髩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 孟 ,双名 从叔 ,祖居 汴梁 扶沟县 人氏。”其中“白髮刁骚两髩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分類:
戏剧
戏剧用语
脚色
登场
时常
韵语
《漢語大詞典》:
纱帽生(紗帽生)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文官。如京剧
《玉堂春》
中的 王金龙 等。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小生
大都
扮演
文官
《漢語大詞典》:
坤旦
旧时称演青衣、花旦等旦行脚色的女演员。
分類:
青衣
花旦
行脚
脚色
演员
《漢語大詞典》:
浪旦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花旦的一种。扮演剧中行为放荡的妇女。如京剧
《拾玉镯》
中的 刘媒婆 。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花旦
扮演
演剧
中行
放荡
妇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