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
词典
7
分类词汇
55
共6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老外
武生
角色
水裙
包头
黑脸
摇旦
副末
副旦
踢弄
暗场
副净
注色
杂脚
武丑
《國語辭典》:
老外
拼音:
lǎo wài
1.外国人。如:「这个老外对中国面食,倒是挺喜欢的。」
2.外行,生手。《负曝闲谈》第一二回:「殷必佑虽是老外,然而听见那些同窗讲过什么规矩。」
3.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专门扮演老年男子,一般戴白满须,故称为「老外」。也称为「外」。
分類:
外行
不懂
戏曲
行业
业务
脚色
行当
《國語辭典》:
武生
拼音:
wǔ shēng
1.武生员。
2.在戏剧中扮演擅长武打的男性角色。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大都
扮演
擅长
长武
青壮
壮年
男子
《國語辭典》:
角色
拼音:
jué sè
1.戏剧中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有主角、配角之分。也作「脚色」。
2.一个人在团体中,依其地位所担负的责任或所表现的行为。
分類:
角色
戏曲
出身
演员
履历
扮演
剧中人
种类
分工
人物
类型
类别
脚色
色类
表演艺术
特点
划分
《漢語大詞典》:
水裙
戏曲服装。白色短裙,系于腰间。系水裙的脚色,大多为渔夫、樵夫、店小二等。
分類:
戏曲
服装
白色
脚色
《國語辭典》:
包头(包頭)
拼音:
bāo tóu
1.头发上的包巾。《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今日事在无奈,只得把包头齐眉兜了,锁上大门,随由众人望杭州府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一个个装扮起来,都是簇新的包头、鲜的褶子。」
2.俗称包工的首领。
3.城市名。参见「包头市」条。
4.县名。参见「包头县」条。
分類:
戏曲
头巾
戏曲术语
曲术
包头
行脚
脚色
战士
演员
头部
饰物
化装
《國語辭典》:
黑脸(黑臉)
拼音:
hēi liǎn
1.本为戏剧角色中,黑头所钩的脸谱。因其代表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点的男性人物,故多用来比喻刚正不阿或严厉的人。如:「不能光宠孩子,总得有一个人扮黑脸啊!」
2.黝黑的面孔。《西游记》第一八回:「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三国演义》第七七回:「普静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
分類:
京剧
脸色
戏曲
阴沉
脚色
黑脸
行当
角色
黑色
脸谱
凶暴
《漢語大詞典》:
摇旦
川剧旦行脚色名。相当于京剧中的彩旦。 夏衍
《〈香罗帕〉是一出好喜剧》
:“剧中主要人物 赵夫人 是由正旦应工的,只有姨妈是摇旦。”
分類:
川剧
行脚
脚色
京剧
《國語辭典》:
副末
拼音:
fù mò
一种宋元时戏剧的角色。常与副净出现,专司开场或制造效果。《儒林外史》第一○回:「唱完三出头,副末执著戏单上来点戏。」
分類:
杂剧
南戏
次要
要地
地位
院本
脚色
传奇
演出
参军戏
开场
时向
观众
演变
介绍
绍剧
剧情
而来
概要
角色
《漢語大詞典》:
副旦
元 杂剧脚色名。仅见于
《
元曲选
》
本
《货郎旦》
一剧,由副旦扮 张三姑 ,自第二折以下主唱全折。此剧另有 明 脉望馆 抄本,脚色安排是:正旦在第一折扮 李彦和 妻 刘氏 ,第二折以下均扮 张三姑 。一般认为,副旦名目可能为
《
元曲选
》
编者 臧懋循 杜撰。
分類:
杂剧
脚色
《國語辭典》:
踢弄
拼音:
tī nòng
一种杂耍技艺。以脚踢或用手拨弄,使物体转动,不坠于地的杂技。如踢瓶、弄碗、踢缸等。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与你这一间幽静的房儿,随你自去打筋斗,学踢弄。」元。汪元亨〈折桂令。韬光晦迹〉曲:「会踢弄徒劳手足,使机关枉费心术。」
分類:
践踏
百戏
摧残
扮演
摆弄
脚色
表演
节目
《國語辭典》:
暗场(暗場)
拼音:
àn cháng
戏剧中或有一节故事,不必在舞台前演出,仅由剧中人用言语代过,观众便可会意,称为「暗场」。
分類:
情节
不在
在场
上表
表演
脚色
台词
中说
说明
《國語辭典》:
副净(副淨)
拼音:
fù jìng
1.宋杂剧、金院本中作调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也作「副靖」。
2.元代杂剧中次要的净角。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猜你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
分類:
副净
杂剧
传奇
院本
奇中
次要
脚色
要地
地位
参军戏
参军
戏曲
演变
行当
而来
大都
表演
中性
性格
粗豪
豪爽
爽直
《國語辭典》:
注色
拼音:
zhù sè
色,角色,即履历。注色指填写履历表。《北史。卷三○。卢柔传》:「吏部预选者甚多,恺不即授官,皆注色而遣。」
分類:
填写
履历
脚色
《漢語大詞典》:
杂脚(雜脚)
古代戏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种脚色。也称杂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
:“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杂脚。” 王季思 等注:“杂脚指演剧中次要人物的杂色。”参见“ 杂当 ”。
分類:
戏曲
扮演
配角
脚色
《國語辭典》:
杂当(雜當)
拼音:
zá dāng
戏剧中扮演随从、仆役等次要角色的人物。元。戴善甫《玩江亭》第三折:「(又问科云)哥哥曾见牛员外来么?(杂当云)你则认的我,说道过去了!」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正末见杂当云)哥哥与你些碎银子,你蒸下多少饭我都要。(杂当云)则有三扇馒头。」
分類:
零星
事务
戏曲
扮演
配角
行当
《國語辭典》:
武丑
拼音:
wǔ chǒu
戏剧丑角中表演武技的角色。也称为「开口跳」。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扮演
擅长
长武
性格
机警
幽默
男性
人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