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拔腿就跑  拼音:bá tuǐ jiù pǎo
迈开脚步快跑。多指落荒而逃的窘相。如:「一听到警哨声,宵小吓得拔腿就跑。」
《国语辞典》:捉脚步(捉脚步)  拼音:zhuō jiǎo bù
放轻脚步,不使出声。《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朱真听得有人声,他俏地把蓑衣解下,捉脚步走到一株杨柳树边。」
《国语辞典》:滴滴蹬蹬  拼音:dī dī dèng dèng
形容精神涣散不振,走起路来脚步凌乱的样子。元。戴善甫《玩江亭》第三折:「这的是前街后巷,滴滴蹬蹬马和牛。这的是恋酒迷花,风风魔魔下场头。」也作「滴滴邓邓」。
《国语辞典》:定步观瞻(定步观瞻)  拼音:dìng bù guān zhān
停下脚步察看。《西游记》第二○回:「两人定步观瞻,果然凶险。但见那:『叠障尖,峰,回峦古通。』」
《漢語大詞典》:呱唧
亦作“ 呱咭 ”。亦作“ 呱嘰 ”。
(1).象声词。形容鼓掌声、脚步声、物体碰撞声等。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个当儿, 师老爷 还腾出嘴来,向地下呱咭吐了一口唾沫。”《花城》1981年第5期:“两个小时以后,来到那条山路上,除了雨声、流水声和风啸声,只有她呱唧呱唧的脚步声了。”如:呱叽呱叽的掌声响了许久。
(2).指鼓掌。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第六章:“‘同学们,快给 金大伯 “呱叽呱叽”呀!’ 高老师 带头拍起巴掌。”
《國語辭典》:咭噔咯噔  拼音:jī dēng gē dēng
拟声词。形容车声、脚步声或器物摇动的声音。如:「小弟弟穿著父亲的拖鞋,咭噔咯噔的在走廊上跑著。」也作「咕噔咕噔」。
《漢語大詞典》:不步人脚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喻不因循守旧。 明 李贽 《又与从吾》:“ 苏长公 片言隻语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絶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漢語大詞典》:躄蹩
亦作“躄蹩”。 脚步歪斜跌撞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不知在那里喫酒喫的满脸通红,反背着双手,躄蹩着进来,向前走三步,往后退两步的。”
分類:脚步歪斜
《漢語大詞典》:查黎
(脚步)歪斜不稳。系“趄趔”之音转。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二折:“见我这般微微喘息,语言恍惚,脚步儿查黎。” 明 朱有炖 《辰钩月》第二折:“乜斜著眼脑胡支对,一会家意张狂脚步查黎。”
《漢語大詞典》:倒挫
因受惊而脚步向后一退。《天雨花》第六回:“却好家人提了那颗首级到来,掷在 毛成 面前,把 毛成 唬了一个倒挫。”
《國語辭典》:丢丢秀秀(丟丟秀秀)  拼音:diū diū xiù xiù
形容人体态纤弱、美丽。多用于女子。《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素姐就跑上前,把狄希陈脸上兜脸两耳拐子。丢丢秀秀的个美人,谁知那手就合木头一般,打的那狄希陈半边脸就是那猴定一般通红。」
《國語辭典》:七跌八撞  拼音:qī dié bā zhuàng
跌跌撞撞。形容脚步仓促不稳。《孽海花》第一二回:「那些丫鬟仆妇,也都知道了,在楼上七跌八撞的跑了下来。」
《漢語大詞典》:跷蹄蹑脚(蹺蹄躡脚)
亦作“蹻蹄躡脚”。亦作“蹻蹄輦脚”。 谓脚步轻抬轻放。《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晁大舍 看见 唐氏 进来,倒背着手蹻蹄輦脚的走到厨屋门口。”
分類:脚步
《漢語大詞典》:翘蹄捻脚(翹蹄捻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睡到天色黎明,又翘蹄捻脚,偷出外边书舍,连吃饭也不进里边。”
《國語辭典》:蹑手蹑脚(躡手躡腳)  拼音:niè shǒu niè jiǎo
1.放轻手脚走路,行动小心翼翼,不敢声张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七回:「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作「捏脚捏手」、「捏手捏脚」、「捻脚捻手」、「捻手捻脚」。
2.生疏、拘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初出去的时候,总有点蹑手蹑脚的,等历练得多了,自然纯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