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
词典
1
分类词汇
39
共40,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词典
脉象
分类词汇
重阳
一代
一脉
悬绝
反关
六脉
方脉
阳脉
心脉
细脉
阴脉
伏脉
悬痈
五脉
《國語辭典》:
脉象(脈象)
拼音:
mài xiàng
中医上指脉搏的强弱、快慢、深浅等状况。一般分浮、沉、迟、数四类。
分類:
脉象
中医
医学
脉搏
形象
动态
辨证
依据
《國語辭典》:
重阳(重陽)
拼音:
chóng yáng
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分類:
节日
节日名
天
日名
中医
周身
发热
阳数
脉象
旺盛
重阳
《國語辭典》:
重九
拼音:
chóng jiǔ
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南朝梁。王筠〈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
〉诗:「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
分類:
农历
九月
月初
初九
九日
称重
重阳
《國語辭典》:
一代
拼音:
yī dài
1.生物繁衍相继。如:「新生的一代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2.君王一世,称每一朝为「一代」。《汉书。卷三九。萧何等传。赞曰》:「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3.当代、一个时代。《儒林外史》第一回:「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
4.一块。《水浒传》第一○二回:「龚端请王庆上面坐了,两个公人一代儿坐下。」
5.佛家称人的一生为「一代」。
分類:
中医
生物
个时
朝代
繁衍
脉象
当代
间歇
一代
《國語辭典》:
一脉(一脈)
拼音:
yī mài
1.前后相接、连绵不绝的一线。《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过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2.血统或派别相承的一系。如:「一脉相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亦且认是自家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缩。」《歧路灯》第九二回:「祖宗一脉,梦寐难忘。」
3.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陆游〈鲁墟〉诗:「青园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
分類:
中医
河流
亲族
一线
山脉
师弟
一缕
脉象
诗文
前后
后相
连贯
相承
一系
《國語辭典》:
悬绝(懸絕)
拼音:
xuán jué
1.相差很大。《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红楼梦》第九七回:「虽有几句傻话,却与病时光景大相悬绝了。」
2.形势险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注》:「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
分類:
中医
相差
险峻
峻峭
极远
脉象
《漢語大詞典》:
反关(反關)
(1).指在门外关上门。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七:“ 吴氏 ……把甜心美语稳住儿子,又寻了些果子与了他,把丫鬟同他反关住在房里了。”
(2).中医诊断学上的一种脉象。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
:“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注:“反关脉者,脉之不行於寸口,出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之经也。以其不顺行於关上,故曰反关。”
分類:
中医
门外
诊断
关上
上门
脉象
《國語辭典》:
六脉(六脈)
拼音:
liù mài
六个中医切脉的部位。人的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据以观察病的顺逆。《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唐。张守节。正义引《黄帝素问》云:「待切脉而知病。寸口六脉,三阴三阳,皆随春秋冬夏观其脉之变,则知病之逆顺也。」《红楼梦》第八三回:「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分類:
中医
切脉
六个
六种
脉象
分寸
《漢語大詞典》:
方脉(方脈)
医方与脉象。引申指医术。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钱到则虽乳臭小儿,庸鄙粗材,不识方脉,不识医书,姓名亦皆上榜。”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孪生子之异》
:“又生大父为 上川南道 时,有 雅州 医官 时 姓者,颇明方脉,技亦大行。”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婆》
:“民间妇有精通方脉者,由各衙门选取。”
分類:
医方
脉象
医术
《漢語大詞典》:
阳脉(陽脈)
(1).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
灵枢经·脉度
》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
(2).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浮、大、数、动、滑者,谓之“阳脉”。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注:“见阳脉,谓见阳热脉也。阳热脉,即浮、大、数、动、滑类也。”
分類:
中医
医学
脉象
经脉
性质
阳经
手足
三阳
督脉
跷脉
《漢語大詞典》:
心脉(心脈)
亦作“ 心脉 ”。
(1).中医谓五脏皆有相应的脉象。主心之正常与否的脉象称心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臣 意 切其脉时,风气也,心脉浊。”
(2).脉搏。 冰心
《山中杂记》
十:“三夜没有睡好,心脉每分钟跳到一百十五下。”
分類:
中医
脉搏
五脏
有相
相应
脉象
正常
与否
称心
《漢語大詞典》:
细脉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充填在节理内的细小岩脉或矿脉
分類:
脉象
充填
细小
如丝
矿脉
丝线
《漢語大詞典》:
阴脉(陰脈)
(1).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
灵枢经·脉度
》
:“阴脉荣其藏。”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
(2).中医学名词。指脉象的性质。凡属沉、濇、弱、弦、微者,谓之“阴脉”。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
:“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注:“见阴脉,谓见阴寒脉也。阴寒脉即沉、濇、弱、弦、微类也。”
分類:
中医
医学
脉象
经脉
性质
阴经
手足
三阴
任脉
阴维
跷脉
《漢語大詞典》:
伏脉(伏脈)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林纾
《译〈块肉余生述〉序》
:“ 迭更司 他著……终不如此书伏脉至细,一语必寓微旨,一事必种远因,手写是间,而全局应有之人,逐处涌现,随地关合。”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分類:
中医
医学
文章
中前
前后
脉象
照应
线索
脉搏
隐伏
《國語辭典》:
悬痈(懸癰)
拼音:
xuán yōng
生于会阴的痈。初期微痒多痛,后热肿而溃烂,变成疮劳。也称为「坐马痈」。
分類:
中医
小舌
中医病名
病名
脉象
一生
阴处
骑马
《漢語大詞典》:
五脉(五脈)
指五脏的正常脉象。
《素问·宣明五气》
:“五脉应象。肝脉絃,心脉鉤,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分類:
五脏
正常
脉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