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胡须(鬍鬚)  拼音:hú xū
长在下巴和面颊上的毛,常作为成年的标志。
《国语辞典》:八字胡须(八字胡须)  拼音:bā zì hú xū
上唇所蓄的八字形胡子。《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原来余小琴已经改了洋装,铰了辫子,留了八字胡须。」也称为「八字胡」、「两撇胡」。
《漢語大詞典》:仁丹胡须(仁丹鬍鬚)
即仁丹鬍。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章三:“这三人,同是黄脸皮,其中有一位身体矮小但很结实,嘴上一撮仁丹胡须,不会说中国话,只听得一些什么‘妈斯’‘妈斯’的尾声。”
《漢語大詞典》:连鬓胡须(連鬢鬍鬚)
络腮胡子。《绿野仙踪》第六四回:“这人汉仗仪表,倒与 林大哥 差不多,只是这一部连鬢鬍鬚,就比他强几十倍了。”
分類:络腮胡子
《漢語大詞典》:须髯(鬚髯)
络腮胡子。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颜师古 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其人种类甚众,其须髯拳如毛,而緇黄浅深不一。”
胡须。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则 谓为见问,鬚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明 方孝孺 《黄氏三寿图赞》:“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颁白,冠裳如画。” 郭沫若 《西湖纪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须髯,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
《漢語大詞典》:鼠须(鼠鬚)
见“ 鼠鬚 ”。
亦作“ 鼠须 ”。
(1).鼠须笔的省称。 晋 王羲之 《笔经》:“鼠鬚用未必能佳,甚难得。” 唐 长孙佐辅 《相和歌辞·宫怨》:“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宋 苏轼 《答王定民》诗:“欲寄鼠须并蠒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乌丝阑格鼠鬚描,爱我新诗手自抄。”
(2).借指文才。 明 陈汝元 《青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隆凤炬,全仗鼠鬚;宠赐龙章,多凭兔鬣。”
(3).喻指稀疏的胡须。《花月痕》第九回:“﹝ 鸣盛 ﹞迷着两隻小眼睛,手里理着自己几茎鼠鬚。”
《國語辭典》:须子(鬚子)  拼音:xū zi
凡物体呈须络状,皆称为「须子」。也作「须儿」。
《漢語大詞典》:髭髯
胡须。周书·杨忠传:“ 忠 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 宋 邹浩 《临江仙》词:“闻説度牒朝夕到,并除頷下髭髯。” 清 戴名世 《〈北行日记〉序》:“而陆行当严寒,手足皆僵如痿痺,冰结於髭髯,冷气彻骨。”
分類:胡须
《漢語大詞典》:须鬣(鬚鬣)
亦作“鬚鬛”。
(1).胡须。孔丛子·居卫:“ 子思 曰:‘若无此鬚鬣,非 伋 所病也。’”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至有鬚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雹神:“其服役者,衣冠鬚鬣,多不类常人。”
(2).比喻形如马鬃的松针。 清 南潜 《招魂曲》:“灵旛剪纱钱剪纸,月黑松摇古鬚鬛。”
《漢語大詞典》:须髭(鬚髭)
胡须。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豨薟草:“臣服百剂,耳目聪明,渐服满千,鬚髭再黑。”
分類:胡须
《漢語大詞典》:髯鬣
胡须。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僖敏公 鎰 ﹞以其美髯鬣,呼为鬍子爷爷。”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戒坛:“龙之爪则深,目则出,鳞则张,髯鬣则作。”
分類:胡须
《國語辭典》:须眉(須眉)  拼音:xū méi
胡须和眉毛。《汉书。卷六六。蔡义传》:「义为丞相时,年八十馀,短小无须眉,貌似老妪,行步俛偻,常两吏扶夹,乃能行。」也作「须眉」。
《國語辭典》:须眉(鬚眉)  拼音:xū méi
1.胡须和眉毛。《庄子。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风冷须眉透骨寒,人在水晶宫里。」也作「须眉」。
2.比喻成年男子。明。凌濛初《红拂记》第四出:「枉须眉不识人,却被俺女娘们笑破口。」《红楼梦》第一回:「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
《漢語大詞典》:须麋(鬚麋)
见“ 须眉 ”。
见“ 鬚眉 ”。
《國語辭典》:无须(無須)  拼音:wú xū
不必、不用。《南史。卷三三。何承天传》:「善候何颜色,如其不悦,无须多陈。」《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其人曰:『此无须踟蹰。某不过欲抽小数于内兄,于将军锱铢无所望。』」也作「无须乎」。
《國語辭典》:须发(鬚髮)  拼音:xū fǎ
胡子和头发。《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
《國語辭典》:八字  拼音:bā zì
星命家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干支,以推断一生的祸福吉凶,称为「八字」。《里语徵实。卷中下。算八字》:「以人所生年、月、日,合看生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二,时尚未加时也。故唐有《珞琭子三命一卷》,宋有徐子平,精其法并其生时参合之,谓之八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莫不是八字儿该载著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