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胡子蟾(鬍子蟾)
即髭蟾。参见“ 髭蟾 ”。
《漢語大詞典》:髭蟾
亦称“ 鬍子蟾 ”。 我国特产动物。两栖纲,锄足蟾科。体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主要产于 四川 峨眉山 。
《漢語大詞典》:胡子叭髭(鬍子叭髭)
同“ 鬍子拉碴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 刘桂兰 ﹞一想起她公公的胡子叭髭的臭嘴巴子,她觉得恶心,不想回去。”
《國語辭典》:刮胡子(刮鬍子)  拼音:guā hú zi
1.用剃刀或刮胡刀刮去脸上的须毛。如:「他整日埋首赶稿,已经有好几天没刮胡子了。」也作「刮脸」。
2.责备、训斥。如:「他因常常迟到早退,今天一进办公室,就被老总叫进去狠狠的刮胡子。」也作「刮脸」。
分類:胡须批评
《國語辭典》:红胡子(紅鬍子)  拼音:hóng hú zi
旧时东北各省对土匪的称呼。东北最强悍的山匪,早年多是胡人,其驰骋于大草原上时,多喜欢戴红头巾,故称为「红胡子」。也称为「胡匪」、「胡子」、「胡匪」、「胡子」。
《高级汉语词典》:薅胡子
拔胡须
《漢語大詞典》:瞪眼睛吹胡子(瞪眼睛吹鬍子)
形容生气的样子。 茅盾 《子夜》四:“现在‘人老不值钱’的 曾沧海 除了瞪眼睛吹胡子,更没有别的办法。”
分類:生气
《國語辭典》:吹胡子(吹鬍子)  拼音:chuī hú zi
形容盛怒的样子。如:「今天老闆火气大,当著大家的面吹胡子,拍桌子。」《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越说越得意;把个藩台白瞪著眼,只是吹胡子,在那里气得索索的抖。」
分類:发怒
《國語辭典》:吹胡子瞪眼(吹鬍子瞪眼)  拼音:chuī hú zi dèng yǎn
形容生气的样子。如:「他脾气火爆,一说话就吹胡子瞪眼的,实在难以沟通。」
《漢語大詞典》:吹胡子瞪眼睛(吹鬍子瞪眼睛)
发怒的样子。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至于 李应 呢,岁数不大,偏板着面孔替 老张 吹胡子瞪眼睛的管束同学。”《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火爆脾气的 秦越 ,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书生气十足的 李元初 据理力争,分毫不让。”亦写作“吹鬍子瞪眼”、“吹鬍瞪眼”。 杨朔 《北线》:“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 向春 《煤城怒火·奋起除霸》:“﹝管家﹞吹胡瞪眼地咋呼:‘他们不敢!’”
分類:发怒写作
《漢語大詞典》:吹胡子瞪眼睛(吹鬍子瞪眼睛)
发怒的样子。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至于 李应 呢,岁数不大,偏板着面孔替 老张 吹胡子瞪眼睛的管束同学。”《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火爆脾气的 秦越 ,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书生气十足的 李元初 据理力争,分毫不让。”亦写作“吹鬍子瞪眼”、“吹鬍瞪眼”。 杨朔 《北线》:“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 向春 《煤城怒火·奋起除霸》:“﹝管家﹞吹胡瞪眼地咋呼:‘他们不敢!’”
分類:发怒写作
《漢語大詞典》:山羊胡子
男子下巴上一小撮整齐的尖形或簇状的胡须
一种短而尖的胡子
《漢語大詞典》:眉毛胡子一把抓(眉毛鬍子一把抓)
比喻办事不分大小、主次和轻重、缓急。《人民日报》1965.8.5:“综合利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分清大小、主次和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漢語大詞典》:络腮胡子(絡腮鬍子)
连着鬓角的胡子。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巴尔札克 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 高尔基 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浑身充沛着力量,眼睛光芒四射,络腮胡子半个月没有剃又长得黑茬茬的了。”
《漢語大詞典》:麻胡子
传说中的凶残者,常用以恐吓小儿。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北京 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 隋炀帝 开河,蒸死小儿的 麻叔谋 ;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漢語大詞典》:马胡子(馬鬍子)
方言。响马,土匪。 王宗汉 《关东响马》第三章:“你私通马胡子,本应送到县城去交 日本 人处治。”
分類:方言土匪
《漢語大詞典》:连鬓胡子(連鬢鬍子)
络腮胡子。 张恨水 《春明外史》第十五回:“他看见 杨杏园 来了,便给一个连鬓胡子满脸酒泡的人介绍过去。” 秦兆阳 《大地》第一卷一:“高鼻梁、宽嘴巴,坚硬的方下巴上缀满了黑黄色的短连鬓胡子。”亦省称“ 连鬢鬍 ”。《绿野仙踪》第七一回:“连鬢鬍,黄而且短;秤锤鼻,扁而偏肥。” 刘澍德 《归家》十四:“嘴巴刮得很光堂,连鬓胡根根,却在腮巴上透出一片灰青。”
分類:络腮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