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胎化藏
胎生
胎外五位
胎卵湿化
胎金
胎金各存五部三部
胎金显密
胎宫
胎息
胎经
胎狱
胎藏经
胎藏界
胎藏界三部
佛类词典(续上)
胎大日胎化藏
胎生
胎外五位
胎卵湿化
胎金
胎金各存五部三部
胎金显密
胎宫
胎息
胎经
胎狱
胎藏经
胎藏界
胎藏界三部
胎大日
【佛学大辞典】
(杂名)胎藏界之大日如来。对金刚界之大日而云。
(杂名)胎藏界之大日如来。对金刚界之大日而云。
胎化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藏之一。说佛在摩耶夫人胎中现种种教化事之法藏,菩萨处胎经等是也。
【三藏法数】
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术语)八藏之一。说佛在摩耶夫人胎中现种种教化事之法藏,菩萨处胎经等是也。
【三藏法数】
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胎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生之一,即由母胎而生,如人类在母胎之内完成身体之后才出生是。劫初的人类,男女未分,所以都是化生,后来因为发生淫情,生出男女二根,才变为胎生。
【三藏法数】
胎生者,谓含藏而生也。谓世间之人,含藏于母胎之中,满足十月而生是也。
【三藏法数】
胎生金翅鸟王,居树南面,欲取龙时,飞往树上,乃即飞下,令水开四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王惟能取卵、胎二生龙,不能取湿、化二生龙也。
【三藏法数】
胎生龙,居树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脩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三藏法数】
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佛学常见辞汇】
四生之一,即由母胎而生,如人类在母胎之内完成身体之后才出生是。劫初的人类,男女未分,所以都是化生,后来因为发生淫情,生出男女二根,才变为胎生。
【三藏法数】
胎生者,谓含藏而生也。谓世间之人,含藏于母胎之中,满足十月而生是也。
【三藏法数】
胎生金翅鸟王,居树南面,欲取龙时,飞往树上,乃即飞下,令水开四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王惟能取卵、胎二生龙,不能取湿、化二生龙也。
【三藏法数】
胎生龙,居树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若于天中,降德贬坠,生于彼道。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脩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三藏法数】
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胎外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胎卵湿化
【佛学大辞典】
(杂语)四生也。(参见:四生)
(杂语)四生也。(参见:四生)
四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a%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n!d!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m%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a%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d!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参见:四生百劫)
【佛学常见辞汇】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总有四有,而生有区别,有其四种,所谓四生。言四生者,一切有情,有四种生。谓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一、胎生 含藏而出,是曰胎生。
二、卵生 依壳而延,是曰卵生。
三、湿生 假润而生,是曰湿生。
四、化生 无而化有,是曰化生。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a%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n!d!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m%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a%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d!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参见:四生百劫)
【佛学常见辞汇】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总有四有,而生有区别,有其四种,所谓四生。言四生者,一切有情,有四种生。谓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一、胎生 含藏而出,是曰胎生。
二、卵生 依壳而延,是曰卵生。
三、湿生 假润而生,是曰湿生。
四、化生 无而化有,是曰化生。
胎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别秘密教有胎藏界金刚界之两宗,胎藏界由理门而成,金刚界由智门而成,日本东密以从果向因之次第而次第为金胎,台密以从因至果之次第而次第为胎金。
【佛学常见辞汇】
胎藏界与金刚界。
(术语)大别秘密教有胎藏界金刚界之两宗,胎藏界由理门而成,金刚界由智门而成,日本东密以从果向因之次第而次第为金胎,台密以从因至果之次第而次第为胎金。
【佛学常见辞汇】
胎藏界与金刚界。
胎金各存五部三部
【佛学大辞典】
(杂语)密轨问辨下曰:「毗卢疏,解释五色五字,以为五部五智:金刚轨,归命普贤(佛部),金刚(金刚部),莲华手(莲华部)。此则二界各存三部五部也。」
(杂语)密轨问辨下曰:「毗卢疏,解释五色五字,以为五部五智:金刚轨,归命普贤(佛部),金刚(金刚部),莲华手(莲华部)。此则二界各存三部五部也。」
胎金显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金为显,以智显故。胎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为显,以色显故。金为密,以心隐故。
(术语)一金为显,以智显故。胎为密,以理深密故。二胎为显,以色显故。金为密,以心隐故。
胎宫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三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者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为胎生,其胎生者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为于佛抱疑惑者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含华。所在之莲华不开敷,为不能见闻三宝之义也。(参见:疑城胎宫)。观经妙宗钞一曰:「大本中说,疑心修善。生彼胎宫,乐同忉利。」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三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者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为胎生,其胎生者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为于佛抱疑惑者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含华。所在之莲华不开敷,为不能见闻三宝之义也。(参见:疑城胎宫)。观经妙宗钞一曰:「大本中说,疑心修善。生彼胎宫,乐同忉利。」
胎息
【佛学大辞典】
(杂语)道家养生之术,柳文所谓服气是也。出抱朴子。佛教谓为数息之法。
(杂语)道家养生之术,柳文所谓服气是也。出抱朴子。佛教谓为数息之法。
胎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处胎经之略。
(经名)菩萨处胎经之略。
胎狱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四生中之胎生者,在母胎内之苦,譬如狱也。又云胎宫。天台观经疏序曰:「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与华池。」
(譬喻)四生中之胎生者,在母胎内之苦,譬如狱也。又云胎宫。天台观经疏序曰:「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与华池。」
胎藏经
【佛学大辞典】
(杂名)无垢贤女经之异名。又菩萨处胎经之异名。
(杂名)无垢贤女经之异名。又菩萨处胎经之异名。
胎藏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本有的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故称胎藏界。
(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本有的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故称胎藏界。
胎藏界三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于五部,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三德,统收其曼荼罗于三部:一佛部,是于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为大定。二莲华部,此为如来之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喻之而名莲华部,观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刚部,是为如来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刚部,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为大智。而就现图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诸尊言之,有二义,一通中胎上下,摄于佛部,南方摄于金刚部,北方摄于莲华部。一通四方,摄于释迦院,释迦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为其眷属也。大日经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种,此经佛莲金之次第,由胜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经苏悉地经等次第为佛金莲,是佛部为解脱,金刚部为般若,莲华部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于生之次第也。见秘藏钞三。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于五部,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三德,统收其曼荼罗于三部:一佛部,是于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为大定。二莲华部,此为如来之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喻之而名莲华部,观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刚部,是为如来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刚部,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为大智。而就现图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诸尊言之,有二义,一通中胎上下,摄于佛部,南方摄于金刚部,北方摄于莲华部。一通四方,摄于释迦院,释迦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为其眷属也。大日经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种,此经佛莲金之次第,由胜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经苏悉地经等次第为佛金莲,是佛部为解脱,金刚部为般若,莲华部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于生之次第也。见秘藏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