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失节(失節) 拼音:shī jié
1.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2.妇女失去贞节。《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3.失去调节、控制。《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4.违背礼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2.妇女失去贞节。《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3.失去调节、控制。《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4.违背礼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漢語大詞典》:名教罪人
旧对违背礼教之人的谴称。 宋 袁燮 《又乞归田里第一奏》:“公论弗容,士友交謫,皆以为名教罪人,臣实惧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瓯北控词》:“虽曰风流班首,实乃名教罪人。” 吴虞 《明李卓吾别传》:“故于非圣无法者,不得不詆为名教罪人,以求亲媚于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