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8
词典
1
分类词汇
47
共47,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背道
负情
背世
不倍
逆德
负心人
负言
弃言
违负
背信
倍言
倍德
渝言
反颜
倍本
《國語辭典》:
背道
拼音:
bèi dào
1.僻静的道路。《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黑风岗是条背道,赶到那里,大约天也晚的时候了!」
2.与正确的方向相反。如:「背道而驰」。
分類:
背道
偏僻
朝着
背弃
着相
相反
道义
街道
方向
《國語辭典》:
背道而驰(背道而馳)
拼音:
bèi dào ér chí
朝著相反方向奔驰。常比喻所要到达的目标和实际进行的方向完全相反。如:「从台中到台北,车子应朝北开,你却上了往南车道,这不是背道而驰吗?」「想考上大学就该勤奋读书,而你现在却整天到处晃荡,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分類:
背道而驰
朝着
着相
相反
方向
奔驰
彼此
行动
《漢語大詞典》:
负情(負情)
(1).违背情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适至守相,便言千万皆一,校以至理,负情之对,於是乎见。”
(2).犹违心。
《晋书·儒林传·范弘之》
:“每观载籍,志士仁人有发中心任直道而行者,有怀知阳愚负情曲从者,所用虽异,而并传后世。”
(3).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
南史·王敬则传
》
:“ 仲雄 在御前鼓琴,作
《懊儂曲》
,歌曰:‘常叹负情儂,郎今果行许。’” 唐
温庭筠
《西州词》
:“鸂鶒飞復还,郎随早帆去。迴头语同伴,定復负情儂。”
《花城》
1981年第5期:“我准备承受一场暴风雨,了却这笔负情债。”
分類:
违背
背弃
违心
情谊
情实
转移
爱情
《國語辭典》:
背世
拼音:
bèi shì
1.违背世俗。三国魏。
曹植
〈
七启
〉:「予闻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
2.离开尘世。比喻死去。晋。
潘岳
杨仲武诔
:「如何短折,背世湮沉,呜呼哀哉!」
分類:
背世
离开
背弃
弃世
世俗
人世
死
婉辞
《漢語大詞典》:
不倍
(1).不背叛;不背弃。倍,通“ 背 ”。
《
礼记·缁衣
》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礼记·大学》
:“上恤孤而民不倍。” 郑玄 注:“不倍,不相倍。”
(2).不加倍。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鎔裁
》
:“夫美锦製衣,脩短有度,虽翫其采,不倍领袖。”
分類:
背叛
加倍
背弃
《漢語大詞典》:
逆德
(1).古代指勇、争、战、怒等有背慈善仁爱之事。
《
国语·越语下
》
:“ 越王 勾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 范蠡 进諫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韦昭 注:“德尚礼让,勇则攻夺。”
《
尉缭子·武议
》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
《荡寇志》
第七八回:“夫佳兵不祥,战者逆德。”
(2).背弃仁德。
《
汉书·高帝纪上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分類:
背弃
仁德
慈善
仁爱
爱之
《国语辞典》:
负心人(负心人)
拼音:
fù xīn rén
背弃恩义、情谊的人。《三国演义》第一回:「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红楼梦
》第一○四回:「你说我并不是负心的,我如今叫你们弄成了个负心人了。」
分类:
背弃
恩义
情谊
《漢語大詞典》:
负言(負言)
背弃约言。 晋
干宝
《
搜神记
》
卷三:“﹝ 隗炤 ﹞临终书板,授其妻曰:‘……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勿负言也。’”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
诗:“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报·袁乞妻》
:“君先结誓,何负言!”
分類:
背弃
约言
《國語辭典》:
弃言(棄言)
拼音:
qì yán
1.未能实践诺言。《左传。宣公十五年》:「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
2.已经废弃的言论。《新唐书。卷一四五。黎干传》:「玄所说不当于经,不质于圣,先儒置之不用,是为弃言。」
分類:
已经
背弃
废弃
诺言
《漢語大詞典》:
违负(違負)
(1).违反,背弃。 汉
王充
《
论衡·对作
》
:“祸重於 颜回 ,违负 黄 老 之教,非人所贪,不得已,故为
《
论衡
》
。”
(2).相差;亏欠。
《
宋史·食货志下七
》
:“户工部、尚书省皆有籍鉤考,然所凭唯帐状,至有有额而无收,有收而无额,乃责之县丞、监官及曹、部奉行者,而更督递年违负之数。”
分類:
违反
相差
背弃
亏欠
《國語辭典》:
背信
拼音:
bèi xìn
违背信约。如:「这件事对方若背信,你大概不必再有任何期待。」
分類:
背弃
信用
《漢語大詞典》:
倍言
背弃诺言。倍,通“ 背 ”。
《
史记·赵世家
》
:“ 简子 谓 邯郸 大夫 午 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寘之 晋阳 。’ 午 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
分類:
背弃
诺言
《漢語大詞典》:
倍德
(1).背弃恩德。倍,通“ 背 ”。
《
史记·项羽本纪
》
:“愿 伯 ( 项伯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史记·田叔列传
》
:“王长者,不倍德。”
(2).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南朝 梁元帝
《
金楼子·杂记下
》
:“主有三殆。倍德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分類:
背弃
背离
恩德
应该
遵循
道德
准则
《漢語大詞典》:
渝言
犹食言,背弃前言。 唐
皮日休
《诮庄生》
:“或曰: 庄生 非利金而渝言,是 范蠡 之子利金而渝言也。”
分類:
食言
背弃
前言
《國語辭典》:
反颜(反顏)
拼音:
fǎn yán
因事交恶。如:「你这么做的确过分了,也难怪他反颜相向。」《三国演义》第八回:「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
分類:
反转
面孔
翻脸
背弃
原主
不认人
《漢語大詞典》:
倍本
(1).背弃本业。倍,通“ 背 ”。古以农业为本业。
《
墨子·非儒下
》
:“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民倍本多巧,姦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
(2).忘本。倍,通“ 背 ”。
《
史记·外戚世家
》
:“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
分類:
背弃
本业
农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