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肺痨(肺癆)  拼音:fèi láo
肺结核的别名。参见「肺结核」条。
《國語辭典》:肺病  拼音:fèi bìng
1.肺脏疾病的通称。《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兼之两耳重听。多承老先生记念。」
2.病名。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参见「肺结核」条。
《漢語大詞典》:传尸(傳屍)
亦作“ 传尸 ”。
(1).犹转尸。谓死无葬所。逸周书·大聚:“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 孔晁 注:“传於沟壑。”
(2).中医称肺结核症。旧题 汉 华佗 华氏中藏经《传尸论》篇。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女患传尸瘦病,恐妾厌祷之。” 唐 王焘 《外臺祕要》卷十三“蒸骨方”引《灸骨蒸法图》:“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炽盛光呪》:“( 曹瑴 )少出家为行者,其家累世病传尸,主门户者一旦尽死,无人奉祭祀。”
《漢語大詞典》:尸疰(屍疰)
同“ 尸疰 ”。 梁书·孝行传·韩怀明:“年十岁,母患尸疰,每发輒危殆。”
亦作“ 尸注 ”。 中医病名。痨瘵病。即肺结核。病程缓慢且相互传染。南史·徐嗣伯传:“常有嫗人患滞冷,积年不差。 嗣伯 为之诊曰:‘此尸注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灸中恶穴歌》:“尸疰客忤中恶病,乳后三寸量準行。”
《國語辭典》:痨瘵(癆瘵)  拼音:láo zhài
肺痨、痨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又有时梦见师父来争风,染成遗精梦泄痨瘵之病,未几身死。」
《漢語大詞典》:损证(損證)
中医谓逐渐瘦削的慢性病。多指肺结核。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葛大哥:“某家女病损证。”
《国语辞典》:人工气腹(人工气腹)  拼音:rén gōng qì fù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以特殊器械将已消毒的空气注射入腹腔中,使横膈膜上升,压缩肺部,促使病变部位萎缩。简称为「气腹」。
《国语辞典》:人工气胸(人工气胸)  拼音:rén gōng qì xiōng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用特制的器械把经过消毒的空气注射到胸膜腔内,使胸膜腔充气,压缩肺部,使有病变的部位萎缩而逐渐痊瘉。
《国语辞典》:异烟碱醯酸(异烟碱醯酸)  拼音:yì yān jiǎn xī suān
一种治疗肺结核、颔放线菌等病的药品。于西元一九五○年由美国化学家研发制成。
《国语辞典》:肠结核(肠结核)  拼音:cháng jié hé
病名。因结核杆菌侵入肠部而引起。常继发于肺结核。可分为溃疡性及增殖性两种。前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与便秘交相发生,后者右下腹可能有块状物或发生肠阻塞的症状。早期抗结核治疗有效,增殖性肠结核则有时须开刀治疗。
《國語辭典》:传染病(傳染病)  拼音:chuán rǎn bìng
将病原体传染给别人的疾病。这些病原体大都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经由口、呼吸道、直接接触而感染,或是藉由昆虫与动物的散播而传染。
《漢語大詞典》:传尸痨(傳屍癆)
中医称肺结核病。
《漢語大詞典》:劳症(勞症)
痨病。中医称肺结核病为劳症。劳,通“ 癆 ”。
《國語辭典》:痨病(癆病)  拼音:láo bìng
中医上指肺痨、结核病。
《國語辭典》:结核病(結核病)  拼音:jié hé bìng
病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人体内各组织都可能受侵犯,以肺脏最多。病患常有疲乏、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以抗结核药治疗为主,必要时再加手术治疗。除了人之外,家畜也可能发生。简称为「结核」。